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Lenovo:企業社會責任本身就是競爭力

聯想CSR總監:企業社會責任本身就是競爭力

來源: 2009年02月18日 北京《新智囊》商業雜誌
記者:趙敏

在聯想CSR總監馬健榮看來,CSR無疑是軟實力,它讓企業更有力量也更可持續

大部分中國企業的管理者的認識還停留在概念上理念上認同,但真正去做恐怕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甚至有些企業認為公司責任對於中國企業太遙遠了,因為大部分中國企業還停留在生存階段,而公司責任是需要付出成本和代價的。甚至有些企業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及其認證標準是發達國家繼反傾銷、綠色壁壘之後,針對中國發起的新型貿易壁壘。事實上,從發展趨勢來看,將社會責任標準與國際貿易某種形式的掛鈎或聯繫將是一個必然的要求和趨勢。中國的企業要增強國際競爭力,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將自己放在國際社會責任標準的體系中進行丈量。

企業社會責任價值觀念既是對傳統企業商業行為的全新挑戰,同時也預示著未來企業發展戰略的全球走向。有人說:一份好的社會責任表現是一個公司業務發展的極好商業契機。從這點看,企業的社會責任恰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知名的跨國公司在最近的十多年時間中持續不斷地關注並實踐著企業的社會責任,如索尼愛立信推出的“綠色夥伴計畫”,福特公司推出的“亨利·福特環保獎”。全球各大跨國公司幾乎不約而同地向外界發佈了社會責任報告的時候,中國企業對於公司責任的熱情在這幾年也是風聲水起,但真正從系統中解決問題並形成體系的企業並不多。

聯想在2007年發佈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有人說“越重視社會責任的企業,未來發展的空間和速度也就越大”。聯想能否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給中國企業帶來標杆性的作用?中國企業如何通過社會責任尋求更大的發展?企業社會責任和企業競爭力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新智囊》就此採訪了聯想集團企業社會責任總監馬健榮。
CSR是聯想國際化的基本要求

《新智囊》:《新智囊》曾經深入諾維信、諾基亞等跨國公司,關注並報導了這些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的貢獻和做法,從歷史角度看,它們經過了工業化大生產的洗禮,已經把CSR融入到了管理流程的每一個細節當中了,聯想目前在CSR方面做到了什麼程度?

馬健榮:聯想是改革開放30年的一個成功產物。從1984年開始發展的這20多年來,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好時機,在這個大背景下,獲得了難得的機遇,收購IBM的PC部門,“走出去”,讓聯想從一個中國本土企業成為一個優秀的全球性公司。2008年聯想躋身《財富》全球500強,同年榮膺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榜首,聯想目前在60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搆,年收入近170億美元。但即使這樣,聯想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一個發展中的企業,包括聯想在CSR方面的努力,都還是在一個不斷學習和摸索的階段。

《新智囊》:有國外專家把企業社會責任分為四個階段:不動式、反應式、主動式和預應式。你認為聯想處在哪個階段?

馬健榮:企業社會責任的分法很多,聯想也不能說是處在哪一個具體階段,如果非要選一個的話我想聯想的動機和目的一定是預應式的,是一個積極的態度。

聯想做CSR並不是因為國家政治的要求,也不是媒體的要求,而是企業由本土化走向世界,國際化經營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首先是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要做百年老店,要做跨國公司,要做全球受人尊敬的IT企業的必然需求;改革開放30年的過程中,聯想從把事情做好到做好事情,隱在企業活動中的點點滴滴已經讓CSR融入聯想運營的每一部分,成為聯想的DNA。CSR不是某一天幾個高層管理者拍腦袋要做的事情,它是公司的基本理念。

企業自身的發展一定是和社會發展相匹配的,聯想本身是中國本土企業的龍頭和標杆,同時又要走出去和國際接軌,國際標準和中國本土標準本身存在差異,比如環保標準、排放標準等,聯想的產品要賣到全世界,所以就要遵循國際企業的要求,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也就是要符合全球化要求。CSR是未來企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基本條件。

2007年,聯想發佈了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全面啟動了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將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到公司戰略高度進行長期規劃,設置了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推進部,聯想中國區總裁陳紹鵬作為主席主力推動CSR事務。另外聯想還在全球有一個可持續發展指導委員會,這是作為一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所建立的基本架構。2008年,聯想躋身《財富》全球500強。面對更加廣泛的價值鏈夥伴、自然環境和全球社區,聯想將富有責任感的價值觀融入公司的每一項實踐,在業績成功、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收購IBM的PC部門之後,聯想一貫重視的企業社會責任與IBM長期宣導的可持續全球商業原則實現了完美的融合。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聯想在24小時之內迅速做出反應,第一時間捐出1000萬元人民幣,率全國所有機構之先。另外聯想員工又自發捐款500多萬元,並同時有600多人獻血。從這種突發事件不難看出,聯想因為有與CSR相關的戰略、組織和體系,所以才有了如此的快速反應和相關部署,另外也讓CSR的工作得以持續開展。

CSR是競爭力建設的重要一環

《新智囊》:你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關係是什麼?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到底是對企業競爭力的削弱(成本上升),還是一個增強競爭力的有效方法?如何把CSR納入企業戰略的一部分,而不是一項額外的工作?

馬健榮:聯想一直認為,做好產品和服務那是硬實力,企業間的競爭已經到了軟實力競爭的時代。企業要受人尊重,要負責任,品牌形象非常重要。所以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產品抓服務抓品質,拼硬實力,一手抓企業的品牌形象這個軟實力。

對內讓員工感到在這個企業工作是值得驕傲的,有激情、有凝聚力,有戰鬥力。對外讓社會、讓大眾、讓利益相關者受益,從而提高競爭力。CSR是公司競爭力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聯想認為CSR是社會競爭力的一部分:
  • CSR是企業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
  • CSR是軟實力,是重要的競爭手段;
  • CSR必須和業務緊密結合,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持續地做好事)。

大部分企業對CSR的理解是給予,是捐錢和慈善,並沒有和企業發展聯繫在一起,是在做另外一件事。當作一個包袱和負擔。聯想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包括:

經濟可持續發展:聯想從11個人,20萬元起家到現在的一百多億美元,要承擔最基本的經濟責任——保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給國家繳稅、給國民提供就業機會。

環境責任:首先產品不能對人對氣候有傷害,其次是綠色可回收的。

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性讓企業不可能獨立存在,要和方方面面相關聯。需要擔負相關利益者的責任。

CSR看似在短期會使企業成本增加,但長期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和公司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付出一定會有價值。聯想把CSR融入到企業的戰略和業務當中,在這方面,聯想有動力、有機制、有策略。形成了從人治到法治,從星星點點到體系,從做慈善到和整體戰略、業務相關聯的一套做法。

企業越大,責任越大

《新智囊》:從歷史層面看,諾維信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過酶製劑過敏事件,殼牌公司在當年和綠色和平組織在布倫特斯帕平臺的事件之後,成為了節能環保的典範企業。聯想的CSR是否也有過一些類似的推動力量,讓聯想覺得不做CSR就會有問題?

馬健榮:CSR最早涉及的是勞工、人權等問題,最近幾年環境等問題日益突出,這些也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的不同顯現。以前出現了一些重大事件被某些公司碰上,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聯想是IT企業,和一些資源性企業有些差異,所以並不是因為碰到一些大事件而進行了改變,而是隨著企業的發展順其自然地要對整個社會、環境、消費者承擔一定的責任。2005年聯想並購IBM的PC部門,國際化的需求、市場的壓力成為主要的推動力。企業需要軟實力的建設了。聯想是“走出去”比較早的企業,由於一些差異,國外會對中國企業有著一種有意無意的偏見和有意無意的不瞭解。但我們本身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和國際的溝通,能力和水準不斷提升。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很多好處,同時對你的要求也會不一樣,我們也希望能做得更好一些。

企業越大,企業的影響面和影響力就越大,其行為舉止都會受關注。企業越大責任越大,要求企業社會責任部門的責任和高管的責任就越大。聯想希望能夠做到“我善,帶動他人也善”,包括參與建立“EICC電子行業道德規範”,包括以實際行動帶動供應鏈的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包括社區的建設等等。

聯想在社會參與中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縮小數位鴻溝(包括提供農村用得起的產品,比如普及電腦,提供上網服務,縮小城鄉差距都是聯想的業務所在)、環保、教育、扶貧賑災。

2007年12月18日,聯想集團在北京發佈企業社會責任戰略,並率先在中國開展公益創新實踐,啟動公益創投計畫,以“讓愛心更有力量”為宗旨,在全國範圍內公開徵集公益組織,為其提供定制化的能力建設和志願服務支援。同時,聯想公佈了首期5家模範公益組織名單——“多背一公斤”、“紅丹丹”、“山水生態”、“南部縣鄉村發展協會”、“中國村絡工程”。截至目前,聯想公益創投計畫已經支持了20多家公益組織的壯大發展。

聯想在公益創投方面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更主要的是幫助這些並不強大的NGO組織在能力方面進行提升,比如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行銷管理等等。通過員工志願者協會“授人以漁”而非“授人以魚”。

《新智囊》:聯想做了大量的例如“圓夢計畫”等相關公益活動,這些活動的展開您認為最大的收益是什麼?企業社會責任給企業到底帶來了什麼?

馬健榮:做好人難,做一輩子好人更難。任何企業不可能無節制地去幫助別人,一定要選擇你可以承受的責任和你熟悉的領域去做,這樣才可能持續不斷地做好事。聯想所關注的領域一定是根據自身的相關業務以及自己的能力來確定的。比如“圓夢計畫”,比如“聯想奧運公益日”等活動,都是基於業務的概念。通過這些活動,企業最大的收益是:社會的認同,提升了企業的形象品牌;CSR本身是做對的事,是做好事,對大家都有好處,這樣就會產生凝聚力;另外也對業務有實質的收益。

我負責聯想CSR部門,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本身就是一個銷售人員,我賣的是公司的理念。有了足夠的理念支援以及在CSR方面的具體實踐,如果在同等條件下,我們企業的機會就會更多。

CSR也要有中國特色

《新智囊》:全球性金融危機從虛擬經濟逐步蔓延到實體經濟,而且這種影響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殘酷,特別對於處在外向型經濟產業鏈上的一些產業或領域,聯想感受到這種寒冷了嗎?有消息放出聯想裁員計畫,這和企業責任中“保證員工受益”的部分是否有衝突?聯想怎麼處理這些問題?

馬健榮:金融危機會對聯想有衝擊。同是聯想的企業,在不同國家衝擊也會不同,中國的衝擊相對比較小。如果裁員不可避免,聯想在裁員時必須嚴格按照當地的經濟條件和法律法規,進行合理合法補償。同時要求企業更要加強凝聚力量,擴大市場增加過冬能力。

全球化讓全世界企業受益,同時災難來了也要一塊承擔。中國的文化、制度、政治理念都有其獨特性,CSR的推動,從某種意義上也要把中國優勢和特色融入到全球的發展中。

《新智囊》:CSR如何影響到消費者層面,如何看待CSR的傳播?

馬健榮:關於傳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汶川地震當時出的鐵公雞榜,當然首先不應該有這麼一個榜,但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了,而且傳播的影響還不小,所以企業一定要具有敏感性。首先要做到儘量不給產生負面傳播的機會,另外把企業做的好事和善事用合適的方式傳播出去,也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傳播缺失和傳播誤導是企業面臨的很大問題。

《新智囊》:您認為中國企業在CSR方面和國際先進企業的差距在什麼地方?

馬健榮:CSR如何本地化也是一個學習和摸索的過程。聯想願意以積極的姿態和學習的心態,和研究機構、媒體、同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相關問題。做CSR溝通很重要,新事務要以創新的心態去做。一方面國內的企業是學生,另外一方面中國企業也不應該因為別人有了所以我們必須去學。在國內,CSR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希望關於這方面的傳播是正向的,也更實在一些。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給中國企業一些實實在在的方法和鼓勵。同時,中國企業在和國際接軌的過程中要走中國的路子,不能揠苗助長。要一個一個階段的發展。

沒有留言:

What is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

蒐集台灣暨中國NPO與CSR最新資訊

Files of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