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TVBS 報導王雪紅相關新聞時應揭露利害關係人身分

無論是華爾街日報報導新老闆梅鐸的任何消息,或者紐約時報刊出大老闆Sulzberger家族報導,都會揭露其身分,讓讀者知曉這篇報導指涉對象對於這家媒體擁有主導權。

TVBS完全漠視新聞倫理基本要求,選前之夜談話節目幾乎完全以王雪紅老闆表態支持特定候選人為話題,王老闆成了藍營的啦啦隊,整個電視台則是最有力的發聲工具,這似乎是王老闆對於北京的表態,一併勾起大家回想起王雪紅於2008年11月3日到圓山飯店主動求見龐大警衛重重包圍的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在此同時,這也是已經失勢的T台前總經理李濤在跟王老闆表態,冀圖東山再起可以保住自己這個收視率長期墊底的最後地盤...

多年來由T台壟斷的2012年台北市政府前跨年晚會電視轉播中,當攝影鏡頭不斷盯著王雪紅大老闆,台灣觀眾就應該知道就應該知道這個港(泛中)資電視台已經在轉彎了,我們閱聽大眾應該格外用力監督。


以下是歷史剪報~

台灣中央社2011年3月31日報導,王雪紅參股的投資集團已完成收購香港廣播有限公司(TVB)26%股權,成為TVB最大股東,獲得香港政府批准,王雪紅明天(4月1日)起入主TVB擔任非執行董事。

雖然TVB沒有公布交易資金,但香港媒體引述市場消息指出,這筆交易高達港幣90億元(約新台幣336億元),其中約半數金額將由台灣方面進行融資。

王雪紅入股TVB的消息今年元月底傳出,當時王雪紅並未詳細說明。股權移轉後,投資集團將是TVB最大股東,TVB還持有台灣TVBS;也就是說,王雪紅間接也是TVBS的大股東。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這嘛厲害!? 張榮發基金會聯手7萬警力 全台助弱勢

眉批:
  1. 9000個案例皆派人實際一一訪視,那代表著長榮基金會具有龐大的人力來執行這份工作,筆者個人淺見是認為不太可能的...
  2. 透過基層管區員警轉介,由高達六成實際協助率來觀察,表面上似乎是蠻有效的鑑別管道,至少比起官方系統目前仰賴卻被濫用的鄰里長(核發低收入證明)更能夠發揮功用。筆者比較好奇的是,張榮發基金會是怎麼將這項訊息佈達至基層員警,官方應該好好請益仿效。報紙上常常看到層出不窮的家暴或虐童事件,同樣一批基層員警對於民間之事如此急功好義,卻對法律規定職責所在之事袖手旁觀,不是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心態,不然就是最後才知情的後知後覺者,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3. 如果基層管區員警發現有亟需急難救助的對象,第一個聯絡對象應該是官方體制內的社福體系社工人員,我們不是在媒體上一再看到政府花大錢置入行銷宣傳社福經費提高了多少又多少嘛,張董事長口中讓他心情好、睡得著的好事,其實是執政者失職、失能的最好證明,身為選民的我們應該讓執政者心情不好、睡不著,為此付出代價。

長榮聯手7萬警力 全台助弱勢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成立的張榮發基金會,多年來在台灣各角落默默行善;2010年開始與7萬名各地警力聯手,尋找並幫助全台弱勢民眾。

張榮發今天與媒體茶敘,他不忘談行善助人最快樂,因為他的信念就是「人活著就是要積功德、做善事」;他說,看到有人貧病交迫、學童沒有飯吃,讓他很難過,做善事會讓他心情好,也睡得好。

張榮發基金會在1985年成立,主要從事慈善救助及提供獎學金;為更能有效幫助需要幫助的人,2010年開始,基金會與約7萬名各管區警力合作,由警方協助尋找弱勢,轉介到基金會,由基金會接手後續關懷行動。

基金會統計,至今已有1萬5000個經由警方轉介需要協助的案例,經實際評估後,真正需要協助的約占6成,基金會都個別訪視並有實際援助。

張榮發有感社會亂象頻出,已失落的道德秩序有必要重建,在2008年1月創刊「道德月刊」,包括郵資在內免費贈閱;至今發行份數已有33萬份。

去年大陸廣州曾發生1名小女生受傷倒臥在馬路上,路人卻毫不關心事件,上海東方早報2011年11月14日在批評現代人無道德時,還用4個版面介紹並讚揚張榮發創辦的「道德月刊」。

來源:2012年1月3日  台灣中央社

透明時代的成長與溝通之道

透明時代的成長與溝通之道

吳伯凡:這次企業公民論壇探討“透明時代”,今年以來,知名企業的各種質疑聲音泛起。微博就是一個聚集各種各樣抱怨、指責的集合器,每一個微弱的聲音,經過微博無限放大,對企業的聲譽、品牌產生非常大的衝擊。

沒有別人的監督,是否可以做一些有違底線的事情?在透明化的時代,可能性越來越小,心存僥倖最後導致的風險逐步累積,最終可能陷入到不歸路。

消費者在抱怨、質疑甚至開始聚集,前一陣淘寶商戶聚集的力量就非常可怕,企業要學會在一個透明的、沒有遮攔的時代裏去生存,去成長,形成對話的能力,而不單是傳播。傳播恐怕不行了,因為人人都有話筒。

我們應當具備身處“透明時代”的意識,不斷提醒自己,要主動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

透明化是一大挑戰,利用好是一個機會,透明本身能成為競爭力,而不透明一定形成競爭的軟肋,甚至是致命的威脅。透明時代,亦即“裸露時代”,每個人穿沒穿衣服,區別只在於群眾的聚光燈有沒有打到你身上。別人沒有監督我們的時候首先應自我監督,做到“誠于內”。過去的企業公民常常給別人一種形象、一個姿態,現在要學會說服自己,首先自己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關志華:一家企業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差異化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不同的行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價值,核心能力。比如巴斯夫是做化工業的,對化學有更多理解,那麼我們怎麼樣運用化學對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一些重大的議題提供幫助?例如如何解決低碳、清潔生產、安全生產的問題?面對人口的不斷增加,怎樣能夠讓更多的人有充裕的食品,安全的食品?怎樣在越來越多人搬到城市裏面去居住的情況下,提供新材料讓更多的人能夠搬到城市,但是不污染,我們怎麼樣設計一個地區,不需用太多能源就能夠有一個很舒適溫暖的家居?這個是我們可以在行業裏面發揮最大的一個社會價值。

目前在媒體上、微博上,公眾表達了對化工行業的一些看法。的確一部分企業做得不是太好。我們從溝通的層面非常了解公眾的期盼和情緒,用更多的同理心去了解公眾為什麼對我們那麼關注。看到整個世界科技持續發展中的一些問題,要積極的去面對,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這個行業要把握得好,自己要發展未來的價值也是社會的價值,朝著可持續發展的路去走。這是工業企業的誠信。

所以在同理心之後,我們還是回到基礎的層面,要在科學的、有數據的、透明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可持續發展報告去溝通。同時也需要能夠跟群眾用共同的語言——而不是理工科的語言去溝通,面對媒體甚至是新媒體,微博等等的挑戰,這是我們目前在溝通中遇到的挑戰,也是必須持續去學習的課題。

劉英弟:在透明時代,外界以簡單的方式就能了解企業的運營、管理、究竟有沒有負責任,以貨幣為選票來做選擇。

企業與外部環境,互動的溝通有兩個層面構成,一個是自身行動,一個是溝通方式,只有行動上體現責任感,才有獲得認可的基礎資格。要做精品百年企業,就必須強調品質,比如,青啤規定的發酵期比較長,45天,差一天也不能出成果,品質方面不打任何的折扣。曾經有段時間包裝車間停產了,問為什麼?酒沒有到期。酒發酵44天和45天的差異很小,但是如果這個規定打破了,能44天出就會有43天,能43天又會有42天,企業一定要按規定去做。

作為一個企業環境觀,我們提的是好心有好報,企業發展擴大規模不能以環境為代價。中國的古話說,“好心有好報”,反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句話對公司擴張時期起到很好的作用。我認為要想良好地溝通,首先要做好才能具備溝通的資格,才能夠溝通的基本條件。

奚祖強:我個人很讚賞論壇的主題“誠于內,形于外”。思科自己就是資訊時代的公司,資訊時代的透明度的確是挑戰,其中之一是如何應對謠言。大量不正確的資訊在社交網路、微博的圈子裏傳,企業要怎麼辦?必須要主動出擊,主動公佈。今年5月,本人陪一個司長代表團去美國,當時代表團問美國的司長,遇到謠言怎麼辦?他們回答很簡單,“跟網上謠言一定要競爭,主動出擊,在微博、門戶網站上公佈自己的資訊,市民很聰明,會選擇相信誰。如果你有很多資訊不去做澄清,就會有很多謠言誤導民眾。”

而對於誠于內,我有個理解:公益不單是做善事,也是凝聚員工的方法。只有所有員工都感受到了企業誠懇的責任感,他們的創造力才能夠形成差異化的社會責任戰略。而你內在的誠意也會影響周邊的人共同參與。以汶川地震為例,思科捐了3億,但是怎麼用呢,重建10個學校、多少個衛生院這是我們的優勢嗎?網路公司能做一些什麼才是真正社會災區需要的?

透明時代的成長與溝通之道

我們發覺醫院、重點中學、小學等社會資源非常集中在大城市,於是在這個重建時,我們琢磨怎麼把這些資源有效分配,利用網路能夠達到看病不要跑到成都來看醫院,當地就能看。我們幫助四川省建了三級的醫療資訊管理遠端診斷的系統,同樣幫成都市的重點中學到鎮、鄉的學校都能聯網。同時,啟動專家培養縣一級、鄉一級的醫生、老師,這個才是持續良性迴圈的一種辦法。為什麼有這麼多好的創造性的創意,為什麼有這麼多外面的人與我們合作?源於企業要有內在的誠意。

陳曉東:銀泰本身是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我們也學習了很多與相關利益群體溝通中的技巧方法,但我覺得最重要還是你那顆心。我們講的是三點。第一是直說,第二是快說,第三是簡單說。

很多企業大凡遇到事情,大家先分好壞,好事情宣揚一下,壞事情班子坐下來研究研究怎麼對外說,其實這很多餘。溝通就是要把事情告訴應該知道的那些人,判斷不是你要做的事情,更不要把自己的判斷放在溝通的過程當中,這不會有好處,這是“直說”。快說是什麼?不要等著事情在外面傳開,自己還沒說。簡單說是什麼?不要認為傾聽對象智力比你低,他們的判斷力、智力、情商都比你高,就要簡單化,不要搞複雜,連自己都聽不懂的話根本沒有用。你必鬚髮自內心的想讓對方相信你,那麼你說出來的東西別人才有可能接受。溝通的原則,就是好事說好,壞事不要說得更壞就行。

我們一貫秉承的想法是平等、合作,長期共贏。我體會比較深刻是“長期”。在做大和做強上,如果企業把時間段放長,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事。奶粉里加三聚氰胺能做長嗎?十年的酒換成九年能做長嗎?如果你不平等地對待你的客戶,不平等地對待你的供應商,利用你在市場競爭當中取得暫時性的領先優勢去獲取超額的條件能長久嗎?

對員工也是一樣,如果只是用制度加上必要的獎懲,認為他們自然能做正確的事情,錯了!你要想到和他們共生共長共榮十年或二十年的時間,很多事情你自然知道該怎麼做。我常說對於同事,如果把他們視為要陪著你一輩子的人,領導就是你的長輩,同事就是你的兄弟姐妹,管理者自然知道該怎麼辦了。

梁利華: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常能聽到有關金融機構“不負責任”的指責,其實,摩根大通的表現非常優秀,最近市面熱銷一本書《最後的勝者》,就是摩根大通如何在危機挺身而出的。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就是認識到責任感是公司的剛性需求和核心競爭力。

就公司利益相關方來看:股東方(微博)面,2008年危機爆發到今天,摩根大通可能是歐美國家中唯一一家每一個季度都能實現盈利的金融機構;客戶方面,我們只做批發性業務,幫助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管理資產,進行海外融資,在第一時間進行資產處置,舉個例子,今年香港資本市場有18筆IPO交易經過路演,最後依然沒有上市,18筆交易中沒有一筆是摩根大通參與的,我們能給客戶打保票,如果答應幫助融資,一定會做到,哪怕是用公司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員工方面,大量金融公司大規模裁員,我們則一直加大對新興市場的投入。

摩根大通目前沒有將微博作為行銷工具或者正式發佈資訊的平臺。的確,我們看到在微博上存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需要有機制能夠糾正,或者做正面的回應,我覺得這是現在很多金融機構需要重視的。但是同時,微博這種非常快捷的、透明的新的傳訊工具,反而給社會責任履行較好的公司一種競爭優勢。因為如果業內一旦有企業採取不太正當的方式做業務,微博能夠迅速把這些問題暴露出來,問心無愧者更希望有更多透明的監督機制,這將有助於體現你的競爭優勢。

楊鐘仁:未來,消費佔整個GDP的比重會越來越大,消費者權益會得到更多認同,在新媒體環境下,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後,任何不遵紀守法的公司,其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同時,CSR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本人將CSR分為“三部曲”:

第一部CSR1.0,即遵紀守法,做慈善,善待員工,大家開始重視這些,但是不是體現了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社會效益,值得深思的;第二部曲是CSR2.0,就是怎麼樣將業務本身的競爭優勢與CSR活動形成互動,形成可持續性;更高層次就是CSR3.0,與其他的企業、社會組織甚至政府進行跨界合作,創造合力以回饋、貢獻社會。

透明時代,企業有更好的條件將溝通轉變為核心競爭力,與消費者溝通的同時,創造商機,比如,引領消費者、客戶、上下游關注未來趨勢、產品、服務,挖掘沒有被滿足的需求,這就是溝通的核心價值。

陳子榮:新世界中國地產來自香港,我們的出發點就是老老實實去做事情,不論是企業經營還是公益活動。

過去一段時間,經濟環境變得很差,本人身處管理一線,對經濟環境對企業的壓力感觸很深,比如房地產不可避免受到了宏觀調控的政策影響,銷售量很差,出口型企業的壓力也很大,不得不減員、裁員,或者搬工廠。我們與員工有勞務關係,這樣的經濟環境下肯定會有不滿意的地方,都很正常;客戶買了房子,可能某些方面也不滿意,在當前環境下都要求我們耐心細緻地處理。

溝通的一個重要方面,要花長時間建立公信力。微博也好,網路社區也罷,公開透明的社會,我們必須直面公眾的監控、監督,應該放開心情,有失誤及時處理,惡意的指控用數據解釋清楚。

現在,房地產業面臨危機,壓力都很大,有一些企業推廣形象,但在有些人看來是官商勾結,考量的角度非常惡意。一方面,企業要“避險”,避開違規的事,選擇合理的方式,另一方面,要通過多層面的資訊展示,讓公眾慢慢知道某些企業、某些人的行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在社會普遍缺乏公信力,企業自然會分擔相當部分的壓力,但是,我們成長的機會也是社會賦予的。


摘自:中國   21世紀經濟報導

英特爾:跨界合作才是CSR3.0

英特爾:跨界合作才是CSR3.0

英特爾將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上個世紀90年代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比較戰術性的考慮,企業認為遵紀守法、做慈善、善待員工是必須重視的問題,這是CSR1.0階段。進入本世紀,很多企業開始思考如果一直只是單純的付出,怎麼可以持續下去?因此,很多前瞻性的企業開始思索如何將企業社會責任策略融入到公司核心戰略中,與業務發展產生更緊密的結合,與企業的競爭優勢互相促動,這是CSR2.0階段。2007年以后,英特爾等率先提出企業責任社會化,怎樣通過跨界合作跟其他的企業、社會組織、政府、公眾,系統地催化整個社會的創新體系,并使它可以持續發展,開啟了CSR3.0的新階段。

創新,成為CSR3.0時代的關鍵詞。很多問題不是單一的機構能夠解決的,政府、企業、學術機構、公益組織共同擔負著解決社會問題的重擔。英特爾創建的“芯世界”公益創新計劃,正是CSR3.0潮流的一例,強調專業分工、跨界合作的創新理念,打造有形的平臺,推動中國公益組織的創新;利用先進的ICT技術,打造云公益平臺,無形推動公益組織與社會各界的合作交流。
“芯世界”:平臺型公益項目

2011年11月25日,“芯世界”公益創新計劃在上海落地,參與評選的公益組織達600多個。2010年,英特爾公司、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在北京共同發起“芯世界”公益創新獎,評選在創新方面有突出作為的公益組織進行獎勵資助;之后,中國扶貧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北京萬通基金會、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等組織加盟該項目,并更名為“芯世界”公益創新計劃,突破獎勵資助的范疇,拓展為優秀項目的開發、能力的培訓、資金的支持、案例的編輯傳播和公益組織之間的交流。

麥肯錫咨詢陳宇廷曾對中國慈善事業和公益組織展開為期6個月的考察,在調查報告《發展中國的公益事業》中直言,由於薄弱的管理技能和資源的匱乏,這些組織機構很難滿足對其服務日益強烈的需求。

“芯世界”公益創新計劃在操作過程中,專注於兩方面的內容:挖掘和培訓。挖掘理念先進、組織管理嚴謹、執行力強、社會影響積極的公益組織進行獎勵資助,并展開推廣交流;對公益組織存在的欠缺進行完善,借助英特爾大學的2萬多個課程,開展組織能力、創新能力、項目管理、溝通能力等方面培訓。

在“芯世界”的培訓課程中,演講能力的培訓給參與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期以來,公益機構人員的演講能力作為一個盲點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完善地表達項目的初衷和操作,動員捐贈者資助項目,吸引公眾關注項目,這都是演講能力在公益活動中發揮的作用。基於此,“芯世界”創新計劃制定了為20強機構進行演講能力培訓的課程。英特爾派具有多年商業經驗的高層采取理論+實踐+評估+點評+指導的方式,現場探討演講技巧,協助公益機構以更加專業化的方式運作自己的項目。

英特爾中國首席責任官楊鐘仁表示,很多人做公益都是憑著自己的執著和熱忱,但如果缺乏專業化的操作,就會碰到不可持續的問題。來自中國扶貧基金會的盛敏華認為,做公益和做企業是一個樣的,需要專業化的經營,“芯世界”公益創新計劃提供的領導力培訓、項目資助、專項基金開設、跨行業交流、專業技能培訓、專業志愿服務等跨界資源支持能夠有效地提升公益組織的專業化運作。

跨界的催化作用

社會創新要求企業在盈利的同時,關注一系列社會問題,滿足弱勢和相對弱勢的人尚未滿足的需求。反觀國內企業公益案例,缺乏“差異化”是不可回避的事實。捐贈、獎學金、疾病預防、環境保護、教育、創業等顯而易見的社會問題成為企業扎堆資助的對象。企業雖然對參與慈善活動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但對中國的公益事業卻缺乏了解。

英特爾中國區執行董事戈峻表示,在解決問題時,不同的社會角色往往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實現優勢互補。政府可以從政策層面進行全局的思考,頂層的設計,提供良好的環境;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大批高素質的人才,以及運營的經驗和資金;公益組織具備大量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了解需求;而基金會致力於為公益組織提供資金和能力支持。

跨界催生創新,參與評選的申報案例覆蓋了流動人口、兒童教育、社區生態環境、青少年發展等諸多議題,在其中,公益組織更充分利用創新的技術和理念為組織發展、知識管理、財務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提供解決之道。

“2010長江冰川拯救行動”倡導的是一種低碳環保的創新理念,而由上海聚善助殘公益發展中心選送的項目淘善網則利用創新的技術從事公益。在淘善網,購物與獻愛心是同時進行的。網友可捐贈各種閑置物品,也可購買各種公益產品,同時也可以資助指定的公益項目。

科考數據抽象而又枯燥,難以引起公眾的興趣和關注。在第二屆“芯世界”先鋒倡導獎項目“2010長江冰川拯救行動”,在形式上頗有混搭型創新。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通過采用大地藝術、青年登山及論壇、音樂會、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的邊會、展覽等視覺聽覺有機融合的多樣化形式,倡導低碳環保的理念。

戈峻坦言,跨界的合作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平臺的縫隙需要更多人的點滴參與,補充完整。他透露,為了使這一平臺的催化劑作用得以更好的發揮,英特爾正在策劃搭建一個云公益的平臺,讓志愿者、資金、公益組織、企業、個人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到他需要的資源和幫助。

來源:中國  21世紀經濟報導

王永在捲入爭產風暴 王文潮批對方太過分

王永在捲入爭產風暴 王文潮批對方太過分

台塑集團已故創辦人王永慶二房長子王文洋爭產風暴續延燒,王文洋律師團周一質疑高齡91歲的王詹樣基金會董事長王永在是否有能力行使基金會職責一事。對此,王永在次子台塑集團最高行政中心委員王文潮昨怒斥「太過分」。

王文潮強調:「王詹樣基金會沒有主動爭取王月蘭女士監護權,整件事我們都是公正的一方,請不要為了自身利益,詆毀我父親,這不是一個晚輩應有的舉止。」

王文潮表示,王詹樣基金會從事慈善服務屢屢獲獎顯見其公益性,而15席董事中,僅5席是王家成員,10席則是社會賢達及專業經理人,「王家5席中,我父親跟總裁(王文淵)僅佔2席,王文祥跟王雪紅佔2席,另1席是三房成員,且當初黃女士(黃浿綺)女士信賴基金會,主動聯繫基金會出來成為王月蘭女士監護人,獲基金會常委同意,不是我們王家人決定,也不是我們去爭取的。」

應就法律途徑提異議

王文潮強調,目前整起官司都未宣判,律師團(王文洋律師團)不應攻擊無辜的人,若真的是王詹樣基金會取得王月蘭監護權,對方(王文洋)可再提起異議,「可等判決出來後,就法律途徑提出異議,但不需攻擊、詆毀我父親,何況他是長輩,而王詹樣基金會也不會主動爭取成為任何人的監護人。」

對王文洋表示基於王月蘭授權,將王月蘭名下87%股權贈與王思涵等4人一事,王文潮表示:「不予置評」。

但他表示,未來王月蘭的監護人,也應會針對王月蘭的權益是否有受到侵害而研究,是否需要有另外行動,「王月蘭女士的未來監護人有義務去維護王月蘭女士權益,包括她名下的財產。」

來源:2012年 01月04日 台灣  蘋果日報


 


文洋董事長聲明稿



背景

有心人士正在進行一場誹謗中傷活動,目的顯然是企圖使公眾和法院不再注意文洋先生20111219日在香港法院提起的訴狀中嚴重和強有力的指控。訴狀詳細列出三房等從事不當行為,從王永慶先生的遺產中轉移了170多億美元。

今年5月,文洋先生在華盛頓特區和新澤西州的聯邦法院以王月蘭女士的名義,對三房的某些成員提起訴訟,指控他們挪用並不當持有王永慶的婚後財產。

有心人士惡意聲請選任王月蘭之監護人

2011
6月,王月蘭女士的一位遠親黃浿綺聲請選任「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擔任王月蘭女士的監護人,這是一家由三房長女王瑞華控制的基金會值得注意的是,代表黃浿綺的律師與三房次女王瑞瑜的前夫李宗昌之兄委任相同的二名律師。由此可見黃浿綺和王瑞瑜關係匪淺。又李宗昌因侵占等罪於201111月間遭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判刑在案 。

黃浿綺任職於高雄長庚醫院,領長庚醫院的薪水,又與王瑞瑜熟識,但近三十年來幾乎未曾探望過王月蘭女士,為何在此時突然提出監護聲請,顯然她是被三房利用的棋子,用來達到三房想阻止文洋先生調查王永慶海外遺產的目的。

黃浿綺在提出聲請選任監護人時,並提出基金會董事長永在先生用印之同意書,表示王詹樣基金會願擔任王月蘭女士監護人,但據了解,永在先生近來身體狀況欠佳,需看護隨侍在旁照料,且有證人指出永在先生並未用印任何同意書。

黃浿綺另出具王月蘭女士之妹張楊綉雲女士出具之同意書,同意王詹樣基金會擔任王月蘭女士監護人,但張楊綉雲女士高齡86歲,神智不清,亦不可能出具同意書。

文洋先生係實際照顧王月蘭女士之人

文洋先生今年5月提出前述訴訟之前,三房從未注意過或照顧過王月蘭女士。

針對黃浿綺所提出的王月蘭女士監護人聲請,文洋先生亦聲請選任自己擔任監護人,因為他終生與她具有母子關係,而且王月蘭女士曾於2005年即出具授權書,授權文洋先生處理她的全部財產,包括繼承的財產,此即展現王月蘭女士意願係由文洋先生處理她的財產。

三房不應該選擇性承認王月蘭女士之行為能力

李寶珠、王瑞華等三房成員是在能拿到錢時,選擇性地承認文洋先生擁有王月蘭女士的授權書,且王月蘭女士是心智健全的。例如:
   
1. 20096月,文洋先生被要求代表王月蘭女士簽署陳文炯先生的委任契約。陳先生是三房聘用的一位會計師,以計算王永慶先生的資產;

2.
王瑞華和其他人請求文洋先生代表王月蘭女士簽署2008年度綜所稅申報書,從而承認授權書的有效性;

3. 2010
526日,文洋先生根據王月蘭女士的授權書,代表王月蘭女士簽署遺產分割協議。在此一協議中,李寶珠、王瑞華、王瑞瑜等三房成員保證她們不質疑王月蘭女士的行為能力、或文洋先生擔任其代理人的資格 ;



  
4. 2010年11月間,宏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文洋先生代理王月蘭女士簽署之債權讓與通知書,並按通知書內容將新台幣5億餘元匯給包括王瑞瑜等三房在內之受贈人,卻拒絕將新台幣85千餘萬元之債權金額給付給王月蘭女士;
   
5. 20101116文洋先生被三房要求代表王月蘭女士再簽署信託契約增補協議書,以信託方式將王永慶先生遺產贈與三房下一代。

由上所述可知,三房只有對自己方便時,才對王月蘭女士給予文洋先生的授權書提出質疑。 但是,在法律案件中,三房繼續質疑文洋先生的授權書。

文洋先生係最能保護王月蘭女士利益之人
   
文洋先生所做所為都是為了保護和尊重王月蘭女士的權利。任何其他說法皆非事實。文洋先生長期以來為她提供生活費,定期探望她,年少時期也與她渡過。只有他挺身而出尋求保護王月蘭女士的權利。

王月蘭女士是一位傳統的女性,她認為嫁給大房王永慶先生就是大房的一份子,如果讓二房永在先生設立的王詹樣基金會擔任監護人,覺得非常羞恥難堪。

今三房與王月蘭女士間尚有訴訟,在利益衝突的狀況下,不應該選任三房主導或可控制的基金會擔任監護人。更有甚者,既然三房已將王永慶先生遺產的90%以上轉移至她們控制的公司,並將王月蘭女士及王永慶先生的其他繼承人和受益人排除在外,怎麼能夠再委任三房可控制的王詹樣基金會擔任王月蘭女士的監護人呢?

法律顧問
中華國際聯合法律事務所粘毅群律師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黃斐旻律師
轉摘:2011年12月21日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網站

What is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

蒐集台灣暨中國NPO與CSR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