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宏碁企業社會責任檔案中文版發表 揭露台商的企業社會責任缺失

宏碁企業社會責任檔案中文版發表 揭露台商的企業社會責任缺失

摘自:2008年7月10日 苦勞網

特約記者蔡志杰

2007年8月,苦勞網介紹了荷蘭的NGO組織「跨國企業研究中心」(其荷蘭文縮寫為SOMO)所發表的兩份關於宏碁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並徵求義工翻譯這兩篇報告。經過接近一年的時間,我們現在終於可以呈現這兩份報告的翻譯成果給大家。

我們非常感謝這幾位參與翻譯的朋友,其實他們花的時間並不長,反而是我們最後的校訂整合工作拖得比較久,且因為報告中提到不少專有名詞,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容易進入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論述的脈絡,我們在報告中加入大量的譯註,以說明這些專有名詞的意涵,所以花了不少精神及力氣。

關於這兩篇報告的內容,其實在去年已經介紹過。「高科技電子業」產品經過層層外包給供應商生產之後,其勞動條件跟勞力密集的成衣或運動鞋業並沒有兩樣。筆者在這裡摘錄報告中的一段話就足以說明:

在資訊及通訊科技產業硬體部門的整體製造過程中,許多部分屬於低科技和勞力密集性質,也因此面臨與成衣、鞋業類似的勞動條件問題。本研究揭露的違反勞動人權事項包括:危險的勞動環境、惡劣和虐待性的勞動條件、過長工時和強迫加班、違法低薪和無償加班、否定罷工權、歧視性僱用、定期契約工與「見習生」的使用、無約勞工、以及缺乏組織工會的自由。

至於更詳細的內容,既然我們已經翻譯成中文,相信大家可以無語文障礙地下載來閱讀流傳。筆者在這裡想說明的,反而是翻譯過程中的一些感想:

一、西方的NGO研究機構因為擁有較多資源,可以使用很多資料庫及既有的研究成果來進行企業研究,如這兩份宏碁報告列出了宏碁筆記型電腦的供應鏈狀況,雖然宏碁自己宣稱報告中所述有些錯誤,但基本上SOMO仍抓住了宏碁供應鏈的大概,甚至還有資源資助生產國的NGO組織從事勞動條件實地調查,所以才能夠作進一步的企業社會責任追蹤與監督。這些資源,往往是台灣的NGO組織所缺乏的。

二、報告中大量提到國際上已經存在著的、關於環境或勞工權益的企業行為基準,不管是國際間的政府組織(聯合國或國際勞工組織)、NGO非政府組織(如「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評比)或企業(如〈電子行業行為準則〉)所設立,換句話說,標準不是沒有,只是要不要遵守。
另一方面這也反映了,自願原則的社會性基準往往是不被尊重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重覆制定的原則或基準。至於如何產生強制力來約束這些跨國企業呢?透過國際組織的貿易制裁(如歐盟的「電子電機設備有害物質限用指令」)、消費者抵制或基層勞工的組織結社力量來達到環境及勞工基準嗎?這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三、雖然近年來國內財經雜誌大力吹捧「企業社會責任」,但從SOMO對宏碁的調查可以看出來,台灣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仍在非常初步的階段。一般來說,台灣企業不是把「企業社會責任」當成作善事,就是如同SOMO對宏碁的評語一樣:只會談環保,卻一點都不懂勞工權益。或許環保議題是比較容易獲得媒體的注意。

總之,我們翻譯宏碁的企業社會責任檔案並介紹給大家,意圖並不只是在督促宏碁,還包括所有的台資企業。對於自己建立品牌想在國際行銷的企業來說,企業社會責任已必須是標準配備的一部分,缺了難以行走天下;對代工廠及各層供應商來說,在這個商品供過於求的時代,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將會使自己陷入接單更為不利的局面。

然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到底為何呢?SOMO對宏碁的調查給了一個範例:「企業社會責任」不是作善事、不需什麼偉大的德行,只是把自己、以及監督供應商,把本來就該做的事做好,至少要遵守基本的勞工及環境基準。但是這麼簡單的事,台商卻往往都做不到哩。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2009天下企業公民獎 CSR 經濟再起的機會

2009天下企業公民獎 CSR 經濟再起的機會
來源:2009年3月 天下雜誌417期
作者:吳韻儀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富有的人有責任解決不公平,否則再走出經濟蕭條時,世界會更不公平,提升生活的機會將更少。」2009年天下企業公民榜單揭曉,在這個困難的時刻,CSR(企業社會責任)不再僅是形象或回饋,而是重啟經濟活力的關鍵。五家企業的努力展現暴雨中難能可貴的堅持。

二○○九年,全球的貿易量預計少了兩個百分點,幾乎各行各業都面對一個劇烈萎縮的世界。跟著經濟成長一起萎縮的,還有前兩年在全球企業競相大張旗鼓較勁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風潮。

雖然沒有正式的統計,顯示企業在金融海嘯後、對CSR社會責任(包含公司治理、培訓研發、慈善捐助、節能減碳)的投資是否減少。但是,從社會氣氛觀察,籠罩在營收銳減、減薪裁員的陰影下,企業聚焦經營獲利、刪減員工福利或是偏鄉弱勢的資助,似乎是合理的發展。
難道,企業社會責任只是富裕浪潮下的一時流行嗎?

CSR退潮了嗎?

闔上財務報表、跳脫當下的新聞,重新檢視過去幾年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快速發展的幾個趨勢,不但依然存在、甚至更往前推進。

在金融海嘯之後,高舉自由大旗的英國、美國,政府開始介入企業營運,國際出現對企業要有更嚴格規範、更透明資訊揭露的要求。

人權、環保團體對於企業的監督也絲毫沒有放鬆。今年年底將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後京都議定書的氣候變遷高峰會議,預計將把各國的環保與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再往上提高。壓力沒有改變,而且還有更多問題浮現:弱勢的生計、飲水、醫療、持續擴大的環境問題,都需要企業投入共同解決。

因為,企業還是社會資源的重要掌控者。即使受金融海嘯重創,全球前一百大經濟體中,企業仍佔三分之一強。

金錢遊戲退潮,企業的價值,也將被重新評估。

「企業應該重回核心價值,」今年二月初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與企業領袖同台的討論會中疾呼。

他指出,解決社會的需求,才是重新啟動經濟活力的關鍵,也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企業。就像一九六○年代的農業改良革命,不但解決了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問題,也改善當地經濟、帶動育種、肥料,既為企業創造成長,也為衰退的經濟殺出條新路。

現在,是另一個重新啟動的「黃金機會,」潘基文相信,挑戰雖然大,但是過去已經有過成功經驗,「這一代的企業有機會,更有責任繼續向前推進。」

不可否認,有些企業的確在衰退下縮減對慈善、教育等的投入。但是也有許多企業堅持既定的社會責任方向,改變社會,也創造企業的機會。

大企業就有大責任

○八年對全球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是辛苦年。股價掉超過一半,總裁蕭茲在十二月趕緊端出了四億美元的降低成本計劃,但是,社會責任的支出不動。不僅新推出資助非洲愛滋病計劃,還要持續增加對於公平交易咖啡豆的採購、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收購者,以改善哥倫比亞與衣索比亞咖啡農的生活。

「當我們走出迷霧,」奇異總裁伊梅特強調,「更重要的是,企業除了賺錢、還代表甚麼價值。」

這也說出了許多企業領導人堅持社會責任的理由。

奇異的股價在去年跌幅也是超過一半,但是對食物、衣物等滿足基本需求的捐助反而增加。在回應未來環境需求的數十億美元大計劃上(ecomagination),也持續投入發展潔淨媒火力電廠,電子病歷等綠色產品,營收在二○○八年還逆勢成長二一%。

把焦點放回台灣,有許多企業對於社會責任也有同樣的堅持,成為進步的推手。

台灣產業鏈共同拿下環保金牌

去年下半年,大家談起電腦大廠華碩的焦點,都放在因庫存問題單季虧損了二十七億台幣。但是在同一段時間,華碩是全球十大電腦大廠中第一個拿到通行歐盟二十七國的環保標章EuP、取得美國環保標章EPEAT的金牌。

「你看,上面寫著台灣,」協助申請流程的環保署蕭慧娟處長翻開證書影本說,讓台灣在高難度的競爭中露了臉。

「華碩自己好還不夠,」負責計劃的華碩品質長林全貴說,更重大的工程是帶著台灣上千家大大小小供應商一起學習新標準。他跟同事一家家去上課,隨叫隨到、解決設計與生產的問題,把整個供應鏈拉到世界級的水平。

傳統產業中,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去年過世後,他個人與企業對慈善的投入,再度受到關注。
以制度與改善能力著稱的台塑,近來把標準作業流程、追蹤成效的能力,放入解決鮮少人願意觸碰的問題——監獄中的愛滋病患,教他們一技之長。經過輔導的受刑人再犯率,從過去的八○%降低到三四%,每個愛滋病患潛在節省的醫療效益是一百五十萬元。

「一塊錢也不能浪費,」台塑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堅持,即使做公益,還是要有目標、要求最大效果,因為,「這是社會交給我們保管的錢,」這也是父親王永慶對他們每個孩子的教導。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他上任蓋茲基金會後第一份年報公開信中說:「富有的人有責任解決不公平,」尤其是此刻,「否則再走出經濟蕭條時,世界會更不公平,提升生活的機會將更少。」

不論是投入金錢、貢獻人力、還是發揮專業,愈來愈多企業在台灣不同角落,做「機會」的推手。

2009天下企業公民獎

【大型企業】
1 台灣積體電路
2 台達電子
3 中華電信
4 光寶科技
5 玉山金融控股
6 台灣大哥大
7 聯發科技
8 中國鋼鐵
9 友達光電
10 統一超商

【中堅企業】
1 信義房屋仲介
2 台灣永光化學
3 上銀科技
4 合勤科技
5 普萊德科技
6 全懋精密科技
7 研華
8 圓剛科技
9 宏正自動科技
10 聚陽實業

【外商企業】
1 花旗銀行
2 台灣國際商業機器
3 台灣杜邦
4 惠普
5 麥當勞
6 渣打銀行
7 嬌生公司楊森大藥廠
8 台灣安捷倫科技
9 台灣愛普生科技
10 美商亞培

天下企業公民評選辦法

《天下雜誌》「企業公民」調查設計,參考聯合國綱領、OECD、美國道瓊永續指數等國際指標與評量方法,以四大面向──「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評選台灣最佳企業公民。

公司治理」評量董事會的獨立性及公司的透明度。
企業承諾」包含對消費者的承諾、對員工的培育照顧、和對創新研發的投入。
社會參與」衡量企業是否長期投入特定議題、並發揮影響力。
環境保護」則調查企業在環保及節能上是否有具體目標與做法。

調查評選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初選:從受金管會監督的公開發行公司(含上市、上櫃、興櫃公司)中,篩選連續三年獲利的公司,及由專家學者推薦的在台外商參與調查。2009年的公開發行企業共2036家,推薦外商共53家。

第二階段複選:由《天下雜誌》編輯部評比各家企業回覆資料,同時邀請會計師事務所與各產業同業公會等專業人士進行評分。

第三階段決選:由具公信與社會聲望的十人評審團,綜合複選分數、企業資料,決選出「天下企業公民TOP50」。 

2009年調查對象以200億作為區分,以上為「大型企業」、以下為「中堅企業」,再加上「外商企業」共分三組評選。
 
調查時間:2008年11月10日至2009年1月7日。
調查研究小組:吳韻儀、黃靖萱、張玄江)

2009年「天下企業公民調查」評審團:

評審長 
史欽泰(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前工研院院長)

評審  
施顏祥(經濟部次長)    
沈世宏(環保署署長)    
丁克華(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陳春山(中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長、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副理事長)    
徐木蘭(明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世新大學企管系兼任教授)    
朱竹元(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總經理)
黃秉德(政大EMBA非營利事業管理組召集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高永興(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營運長)    
黃正忠(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

麥可波特最新關注:公益事業、醫療、環保

麥可波特最新關注:公益事業、醫療、環保

來源:2009年3月號 台灣《經理人月刊》
整理‧撰文 / 謝明彧

環保、公益等社會議題,已對企業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殼牌石油因為正確的公益策略,獲利同時也增進了社會福利;美國三大車廠卻因為龐大的醫療保險費用而濱臨倒閉。波特對策略的研究,也從企業、產業、區域,擴張到社會體系。

從2000年以後,波特研究的主題從企業經營策略面,開始轉向社會公益、醫療保健、綠色環保等議題上,不僅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陸續發表了諸如〈企業慈善事業的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企業綠色競爭力〉(Climate Business)等多篇影響廣泛的文章,更於2006年出版了《重新定義醫療保健》(Redefining Health Care)一書。

很多人對波特的轉向感到不解,為何一位全球聞名的策略大師,要將研究領域從原有的企業競爭策略,跳到公益事業、環境保育、醫療健保這類「社會議題」上呢?其實,這些看似與公司營運關係不大的領域,在波特眼中,都與一家企業的競爭力息息相關。

公益與營利,並非零合取捨

「10年前,在我的研究計畫中,『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這個問題根本無足輕重,但是現在,我認為社會責任與經濟問題已是密不可分,」這是波特在接受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CBS)企業價值觀與責任中心主任米特‧摩爾辛(Mette Morsing)副教授訪談時,對CSR議題所做的表示。

CSR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企業議題之一,不僅代表了社會對企業的期待,更攸關企業品牌形象的樹立。波特指出,當企業的公益環保政策,能夠與企業自身的經營策略相結合時,才能使企業用於公益環保的投資,發揮最大的效用,並為企業創造與眾不同的競爭優勢。

這種看法顯然不同於經濟學家與企業家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既定印象。在傳統認知中,經理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股東謀取最大利益,但企業從事公益行為,乍看似是侵蝕了利潤,有違此一受託。換言之,企業行善與營利是一種零合的取捨,而企業做公益的理由,與其說是「回饋社會」,倒不如說是迫於社會「為富不仁」的指責壓力,無可奈何之下的「花錢消災」行為。

也因此,許多企業在落實其公益政策時,只著眼於「做好事以博得好名聲」,把公益活動單純視為品牌行銷與公關宣傳的一部分。一旦獲利前景不佳,公益活動往往是企業第一個開刀裁撤的對象,而公益活動的內容,更常與企業核心能力毫不相干,只是主管個人的喜好。

公益與環保,也是策略一環

這種為宣傳而做的公益,不僅內容常與企業專業脫節,進行了也不會帶給企業營運上任何幫助,等於是毫無益助的額外支出,甚至有時得再額外花一筆錢進行宣傳,例如生產萬寶路(Marlboro)香菸的美國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就曾花了7000萬美元做公益,卻另外花了1億美元宣傳這件事!

波特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不是企業購買「贖罪券」,用以抵抗社會的負面評價,企業必須用更積極的態度來思索公司的公益政策,從防守方轉為攻擊方,憑藉自身的專業能力,投注於自己能夠做得比其他企業更好的公益項目(亦即將企業的核心能力與社會事業做結合),如此不僅能因為熱心公益而獲得大眾尊敬,也可對商業經營發揮正面效用。

以荷蘭殼牌(Shell)石油為例,該公司便是發揮在鑽探與海岸建設上的能力,投入墨西哥灣的海岸保育計畫。此舉不但協助墨國進行海岸維護,防止海岸線被侵蝕,也為殼牌取得在墨西哥灣區開採石油的機會。波特表示,殼牌的公益政策不只是花錢建立形象而已,而是憑藉其技術,同時達到企業獲利與社會公義的平衡。

「公益行銷是行銷,而非公益。真正的策略性公益,應該既能加強企業的競爭力,同時又能增進社會福利,」波特強調,這才是企業進行公益活動時該有的正確態度,不應把公益當成是迫於無奈的公關花費,而是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策略一環。

醫療費用,竟壓垮企業競爭力

除了公益慈善之外,波特近年來關注美國醫療保健議題,也是基於同樣的思考。由於美國沒有全民健保,所以規定企業必須為員工購買私人商業保險。但由於無論是保險費或醫療費都十分高昂,因而大幅拉高了企業的人事成本,這使美國企業在與外國公司競爭時,縱然能透過技術改善降低製造成本,但無法壓低(甚至節節升高)的人事成本,使得總生產成本始終居高不下,也因此墊高了產品價格,導致企業競爭力不足。

去年美國三大汽車廠(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之所以瀕臨倒閉,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正來自於此:高昂的人事成本,使企業在面對日韓等競爭對手時毫無招架之力;而且即使景氣低迷,相關費用還是刪減不得,更導致企業營運受困。

看似與企業無關的醫療體系,居然是壓垮企業的原因之一,促使波特將注意力轉向醫療領域,因為企業的競爭力不只來自內在的修練,外在社會因素的影響,更是企業無法迴避的課題。
美國醫療費用的高昂,除了因為法令規定醫院急診室不得拒收沒有醫療保險的病患,使得很多時候醫院進行醫療卻收不錢,導致壞帳不斷升高,因而提高醫療費用,以從付得起的人那邊收取更多的錢來彌補損失。

此外,由於醫療費用多數由保險支付,能讓病人進行更多醫療項目,醫院就可以收到更多錢,所以醫院在看診時,往往鼓勵病人進行許多無謂的昂貴體檢,以拉高營收,而不會思索如何以最少花費達到最大療效。而保險公司由於支出增加,對於願意支付項目審核也變嚴,只針對必須性的醫療行為支付費用,導致一些無立即實效的預防性檢驗紛紛被刪除在保險名單外,讓許多原本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疾病,拖到變重症才被發現與治療,但重症花費顯然高於預防醫療,如此反成為惡性循環,更拉高保險公司的支出。

波特指出,要改革現狀,就必須將現今醫療機構關注的焦點從「節省費用,爭取利潤最大化」移向「如何提升醫病價值」,以進行組織改革。醫療照護的目的在於恢復及維持健康,而要提升醫療品質,醫師和病人之間的充分互動合作是必要的。此外,醫療人員也要盡可能避免誤診或及早發現問題,如此既可減少資源浪費、提升品質,更能有效降低成本。

環保、公益、醫療保健這些社會議題,乍看與企業經營策略並無直接相關,但放大來看,其實都會對企業經營造成重大影響。所以,波特並非轉換了研究領域,而是擴大了策略的範疇,從早期關注企業本身的競爭策略,到研究區域、國家、地域對企業競爭力的改變,再到如今放眼整個社會體系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如同觀察層層擴散的漣漪般,循序漸進地思索每個影響企業競爭力的環節,並為之提出解答。

KPMG揭示全球CSR報告最新趨勢

KPMG揭示全球CSR報告最新趨勢

來源:2009年第1期北京《WTO經濟導刊》

數量增加凸顯實質提升的重要性

2008年10月28日,畢馬威國際會計公司(KPMG)發佈了對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展狀況的第6份研究報告。從1993年開始,KPMG每3年對CSR報告的全球趨勢進行一次總體調查。

在2008年度的調查樣本中,一方面選擇2007年《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的前250家(文中稱G250);另一方面則選擇不同地區22個國家中的100強(瑞典僅為前70家企業),共計2420家企業(文中稱N100)。調查是依據可以公開獲得的相關資訊,包括CSR或可持續報告、公司網站、年度財務報告等。

數量:全球企業大幅增長,歐美佔據領先地位,中國呈快速增加趨勢

在全球範圍內,G250企業CSR報告的發佈數量在2008年有較大幅度增長,197家企業發佈獨立報告,由2005年的52%躍升至目前的79%;另有4%的企業將CSR資訊整合到年度財務報告中,由此將發佈CSR報告企業的總數提升至207家。

在國別層面上,22個國家的N100企業中,報告發佈的比例平均為45%,各國發佈報告企業的比例較以往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但日本和英國仍保持其領先地位。

從各國情況來看,日本、英國發佈報告的N100企業的比例已接近飽和,巴西的比例也有近80%。獨立報告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包括美國、瑞典、西班牙和荷蘭等。與此同時,一些國家整合報告的數量有較大增長,如巴西、瑞士、南非、法國和挪威。

根據金蜜蜂CSR發展中心的相關研究統計,截至2008年11月,中國發佈CSR報告的公司數量已經超過150家,累計發佈的報告數量則近200份,並且呈現快速增加趨勢。

動機:全球企業注重倫理和經濟考慮中國企業更重公司形象

根據企業的CSR報告或網站上的資料等,KPMG列出了最常被提及的發佈報告的驅動因素,並對此進行了統計。

G25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推動因素

圖:缺
來源:“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2008”

如圖顯示,全球大企業發佈報告最主要是出於倫理和經濟的考慮,其次是聲譽與品牌、創新與學習以及雇員關係的考慮。同時,資料顯示,一方面,企業更加關注發佈報告對聲譽和品牌、改善供應商關係、改善政府關係和節約成本的作用,這四項動機的比例比三年前均有超過100%的漲幅;另一方面,出於風險管理、改善投資者關係、經濟考慮的動機卻下降。

對於中國的情況,根據商道縱橫最新發佈的《2008價值發現之旅》,公司形象、支持政府政策、企業領導者意識、輿論壓力和採購商要求仍是企業發佈CSR報告的幾個最重要驅動因素。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與國外企業相比,中國企業的倫理動機、創新與學習動機明顯較弱,但支持政府政策和回應輿論壓力的動機較強;而在發佈報告對品牌和聲譽、改善供應商關係的作用上,國內外企業比較一致。

過程:戰略、管理體系建設落後於報告發佈大部分國別企業報告發佈與CSR戰略制訂脫節

KPMG的調查發現,大約3/4的G250企業有公開的、包含明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其中大部分企業都發佈CSR報告。但是,仍有些發佈CSR報告的企業(37家)卻缺乏相應的戰略,也有一些企業(13家)制定了CSR戰略卻沒有發佈相關報告。

在N100樣本中,只有平均略高於40%的企業同時有CSR戰略和報告。從各國情況來看,日本企業在制定CSR戰略方面仍名列首位。意外的是,一些發佈報告名列前茅的國家卻在戰略方面落後,如南非、瑞典、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企業是否具有明確聲明的目標、是否有一些重要的指標來衡量這些目標實現的績效、這些指標是否有可用的資料是考察公司如何實施社會責任戰略時所必須考慮的內容,也是企業制定和實施戰略的基本要素。

從表1看,G250企業在上述三個方面的表現都要大大優於N100企業。報告只是CSR管理的戰略性方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公司CSR實踐的寫照和反映。一個缺乏CSR戰略卻發佈CSR報告的企業容易受到質疑,發佈報告可能被視為僅僅是一種處理公共關係的工具。

表1:擁有責任戰略、目標、指標和資料的公司比例樣本 具有明確目標的戰略 具有與目標相關的績效指標 具有用於績效指標的資料

G250(250) 73% 65% 60%
N100(2170) 43% 38% 34%

來源:“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2008”

利益相關方管理是企業進行CSR管理的重要內容

根據KPMG的調查,大多數G250企業建立了與利益相關方進行非正式或者常規性對話的機制,其中,54%的企業披露他們與利益相關方之間有非正式的對話機制,62%的企業聲明已建立了正式的或常規性的利益相關方參與機制。與2005年相比,這一比例近乎翻倍。而建立利益相關方參與機制的目的則依次為:瞭解利益相關方的期望、界定CSR戰略和編寫CSR報告。此外,在溝通或參與方式方面,圓桌會議、特別溝通、問卷和網站回饋/論壇是最受企業青睞的。

在編制報告時,則分別有77%和69%的G250和N100企業依據GRI指南;同時,報告審驗的比例呈增加趨勢,G250樣本中包含正式審驗報告的數量達40%,而大型會計公司仍舊是企業責任報告審驗的主要提供者,並且主要應用ISAE3000的審驗標準。此外,除了正式的審驗外,約有半數的企業傾向于採用第三方評論,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獨立專家的評論。

在報告的格式方面,詳盡的PDF格式以及公司的企業責任主頁是受到普遍青睞的,使用比例平均達到77%和75%。

責任創造經濟績效的認識亟需普遍提高

儘管發佈報告主要是出於倫理考慮,但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分別有54%、31%的G250、N100企業表明社會責任能創造商業機會或財務價值。他們認為,這可能來源於效率提高或風險規避而產生的成本節約,或者是回應社會或環境挑戰而形成產品或服務創新所創造的新價值。

企業是否具有明確聲明的目標、是否有一些重要的指標來衡量這些目標實現的績效、這些指標是否有可用的資料是考察公司如何實施社會責任戰略時所必須考慮的內容,也是企業制定和實施戰略的基本要素。 從表1看,G250企業在上述三個方面的表現都要大大優於N100企業。報告只是CSR管理的戰略性方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公司CSR實踐的寫照和反映。一個缺乏CSR戰略卻發佈CSR報告的企業容易受到質疑,發佈報告可能被視為僅僅是一種處理公共關係的工具。

表1:擁有責任戰略、目標、指標和資料的公司比例樣本 具有明確目標的戰略 具有與目標相關的績效指標 具有用於績效指標的資料

G250(250) 73% 65% 60%
N100(2170) 43% 38% 34%

來源:“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2008”

CSR管理體系建設落後於報告發佈

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來確保戰略一致性的實施,即便是最好的戰略也是無效的。表2顯示,G250中發佈CSR報告的企業占79%,而用CSR管理與評估體系的企業只占64%,這兩個資料之間的差距說明,這些企業可能是在缺乏管理和評估體系的情況下來發佈報告的,因此,很可能不能反映其真正的績效。

表2:CSR管理體系的要素樣本 明確目標的戰略 管理和評估體系 發佈CSR報告
G250(250) 73% 65% 79%
N100(2170) 43% 41% 45%

來源:“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2008”

在那些已制定CSR戰略和管理體系的企業中,越來越多的傾向於選擇各種由政府或多種利益相關方制定的相關標準或守則,其中全球契約的影響面仍最為廣泛,但行業框架或標準也顯得日益重要,使用的企業比例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CSR管理標準和指南的使用方面,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ISO14001最為普遍,在N100和G250企業中分別有41%和51%的企業使用這一管理標準。

責任創造經濟績效的認識亟需普遍提高

儘管發佈報告主要是出於倫理考慮,但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分別有54%、31%的G250、N100企業表明社會責任能創造商業機會或財務價值。他們認為,這可能來源於效率提高或風險規避而產生的成本節約,或者是回應社會或環境挑戰而形成產品或服務創新所創造的新價值。

從行業看,傳統上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較嚴重的部門更容易將CSR與商業價值聯繫在一起,如林業和造紙行業、電子與電腦行業中有超過50%的企業認為CSR能帶來經濟環境的改善,而一些影響較大、經濟上占支配地位的部門對此仍缺乏足夠認識,如醫藥和零售行業的這一比例都僅有15%。

從國別來看,日本仍居首位,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80%的企業認識到CSR與商業機會之間的聯繫,而法國、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芬蘭和瑞典等報告發佈率很高的國家卻相對落後。內容:公司治理、供應鏈和氣候變化方面G250企業優於N100企業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報告在內容選擇上,還是以GRI指南為主。公司治理、供應鏈和氣候變化與大多數企業的主要利益相關方有關,因此,有必要特別關注企業在上述方面的表現。

在公司治理方面,92%的G250企業具有行為守則或倫理守則,而在N100中卻只有64%。但負面資訊的透明度則要差些,只有59%的G250和34%的N100企業披露了有關的負面資訊。約有半數的企業有具體的CSR治理部門,包括獨立的CSR部門/委員會、公共關係部、風險管理部和審計部等。對於供應鏈風險,企業對供應鏈責任管理的關注度有所提升,但監管體系尚待成熟。63%的G250企業在其報告中涉及供應鏈風險的議題;但在N100企業中,這一比例只有38%。除建築與建材、林業/紙漿與造紙業外,各行業中對此議題的重視程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100%的化學化工和採礦行業企業都涉及了供應鏈風險的議題。在日本、巴西、英國、荷蘭、美國、西班牙和南非的N100中也有超過半數的企業關注了該議題。

在氣候變化方面,公司的回應和行動呈現多樣化的趨勢。57%的G250企業在報告中提到了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商業風險,但N100中的大多數企業(68%)沒有披露。從行業來看,全球250強企業中100%的採礦企業以及大多數(75%)來自公共事業、金屬、石油和天然氣、化學行業的企業都提到該議題。而一些與氣候變化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卻行動滯後,如汽車、交通運輸和建築行業。調查也顯示,在如何減少與氣候變化有關的風險以及認識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新商業機會方面,G250企業比N100企業有更充分的認識。

毫無疑問,無論是全球或國別層面上,發佈CSR報告的企業數量均有明顯增加,發佈報告已經成為全球及各國領先企業的通行做法,並引領不同國家的企業朝著相同的趨勢發展。但仍要看到的是,G250企業和N100企業之間在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中國現有的研究成果還未能提供對報告發佈的狀況和趨勢的較為深入的分析。此外,報告應該是對企業CSR現狀和績效提供有價值見解的商業工具之一,發佈報告是企業實施CSR戰略的結果,是CSR管理體系的一個部分,但從總體上看,無論國內外的企業,對此的認識和實踐顯然是有欠缺的。

(作者單位:鄭若娟,金蜜蜂企業社會責任發展中心,崔湲,廈門大學經濟系)

原件網址: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2008

CSR & Diversity threshold identified

CSR & Diversity threshold identified

來源:2009年2月24日 KPMG 新聞稿

Companies with a turnover of £50m or above a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CSR and diversity performance

A recent survey conducted by KPMG reveals that there is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any size and its focus on CSR and diversity. KPMG research reveals that there appears to be a sustainability and diversity threshold – around £50m in turnover – at which companies implement, monitor and publicly report sustainability and diversity performance.

KPMG’s research found that companies from the technology sector are least focused (20%) on their sustainability and diversity agenda whereas travel companies are found to be most focused (50%).

Above the £50m threshold companies are twice as likely to have CSR and diversity policies in place and are typically measuring twice as many attributes of their policies. Report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is also substantially more common above the threshold than for smaller companies.

Mark Powderham, KPMG’s Head of Procurement, Europe commented:
“We conducted the survey with a view to establishing two things about the supply-base. Firstly, to what extent do companies share our corporate values with regard to CSR,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As an organisation we are proud of our CSR and diversity credentials and as such we want to work with organisations for whom these agendas are equally important. Secondly, to what extent does the demographic profile of companies reflect the demographics of the communities in which we work. Just as it makes perfect business sense to cast the net as widely as possible in the ‘war for talent’, KPMG is equally committed to ensuring that we tap the full value, flexibility and innovation available from the wider market place”.

KPMG’s research was based on a survey of 955 companies (of all sizes and sectors) that supply the firm with goods and servic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over 61% of companies have a diversity policy in place, 53% have a CSR policy and only 13% ha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e.g. ISO 14001 – an environmental standard first introduced in 1996.

Key CSR measures deployed by companies include waste reduction, recycling and energy consumption. 60% of companies measure waste reduction and recycling, 55% measur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45% measure water consumption.

The research also identified that amongst those companies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their diversity performance, 50% of companies monitor gender. Age is the second most widely monitored criterion with (48%), followed by race/ethnicity (46%) and then disability (45%). Companies were also asked about the demographics of their company’s ownership and workforce.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ree in ten of companies are women-owned businesses and 5% of companies are minority ethnic (ME) owned businesses.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tistics, 10% of UK businesses are ME owned with 17% of businesses in London owned by ethnic minority groups.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國務院國資委《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

關於印發《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中央企業:

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中央企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認真履行好社會責任,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們研究制定了《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企業實際參照執行,並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和問題及時反饋我委。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來源: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中央企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認真履行好社會責任,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

(一)履行社會責任是中央企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要求中央企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利益相關者和環境負責,實現企業發展與社會、環境的協調統一。這既是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央企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

(二)履行社會責任是全社會對中央企業的廣泛要求。中央企業是國有經濟的骨幹力量,大多集中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其生產經營活動涉及到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中央企業的使命和責任,也是全社會對中央企業的殷切期望和廣泛要求。

(三)履行社會責任是實現中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社會責任理念和要求全面融入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生產經營和企業文化,有利於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有利於激發創造活力、提升品牌形象,有利於提高職工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是中央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大提升。

(四)履行社會責任是中央企業參與國際經濟交流合作的客觀需要。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勢下,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國際社會對企業評價的重要內容。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利於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影響,也對樹立我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五)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牢記責任,強化意識,統籌兼顧,積極實踐,發揮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作用,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六)總體要求。中央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成為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表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表率,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企業的表率,努力成為國家經濟的棟樑和全社會企業的榜樣。

(七)基本原則。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深化企業改革,優化佈局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實際相適應,立足基本國情,立足企業實際,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切實取得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成效。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創建和諧企業相統一,把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放在重要位置,營造和諧勞動關係,促進職工全面發展,實現企業與職工、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

(八)堅持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模範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以及行業規則,及時足額納稅,維護投資者和債權人權益,保護知識產權,忠實履行合同,恪守商業信用,反對不正當競爭,杜絕商業活動中的腐敗行為。

(九)不斷提高持續盈利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科學民主決策。優化發展戰略,突出做強主業,縮短管理鏈條,合理配置資源。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管控能力,降低經營成本,加強風險防範,提高投入產出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十)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保證產品和服務的安全性,改善產品性能,完善服務體系,努力為社會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產品和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保護消費者權益,妥善處理消費者提出的投訴和建議,努力為消費者創造更大的價值,取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與認同。

(十一)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帶頭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發展節能產業,開發節能產品,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增加環保投入,改進工藝流程,降低污染物排放,實施清潔生產,堅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發展道路。

(十二)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機制,加大研究開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開發和傳統產業改造,著力突破產業和行業關鍵技術,增加技術創新儲備。強化知識產權意識,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實現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的良性互動,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發揮對產業升級、結構優化的帶動作用。

(十三)保障生產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為職工提供安全、健康、衛生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保障職工職業健康,預防和減少職業病和其他疾病對職工的危害。

(十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並履行勞動合同,堅持按勞分配、同工同酬,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尊重職工人格,公平對待職工,杜絕性別、民族、宗教、年齡等各種歧視。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創造平等發展機會。加強職代會制度建設,深化廠務公開,推進民主管理。關心職工生活,切實為職工排憂解難。

(十五)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社區建設,鼓勵職工志願服務社會。熱心參與慈善、捐助等社會公益事業,關心支持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福利事業。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情況下,積極提供財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四、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措施

(十六)樹立和深化社會責任意識。深刻理解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社會責任意識,高度重視社會責任工作,把履行社會責任提上企業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和部署社會責任工作,加強社會責任全員培訓和普及教育,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

(十七)建立和完善履行社會責任的體制機制。把履行社會責任納入公司治理,融入企業發展戰略,落實到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建立健全工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指標統計和考核體系,有條件的企業要建立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機制。

(十八)建立社會責任報告制度。有條件的企業要定期發佈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公佈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規劃和措施,完善社會責任溝通方式和對話機制,及時了解和回應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建議,主動接受利益相關者和社會的監督。

(十九)加強企業間交流與國際合作。研究學習國內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開展與履行社會責任先進企業的對標,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改進工作。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對話與交流,積極參與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的制定。

(二十)加強黨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廣泛動員和引導廣大黨員帶頭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在履行社會責任中發揮積極作用,努力營造有利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良好氛圍。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日前發佈了《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的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指導意見》的發佈,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下面,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指導意見》出臺的有關背景情況。

國資委負責人: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越來越受到國際國內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國際上,聯合國於2000年正式啟動了“全球契約”計畫。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04年啟動了社會責任國際標準ISO 26000的制定工作,全球約12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的400多名專家參與該標準的制定工作。一些跨國公司紛紛制訂社會責任生產守則,發佈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出現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全球性新趨勢。

我國也越來越重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公司法》第五條明確要求“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履行社會責任”。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形成人人促進和諧的局面。著眼于增強公民、企業、各種組織的社會責任”。胡錦濤總書記在200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既要繼續健全企業激勵機制,也要注重強化企業外部約束,引導企業樹立現代經營理念,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近年來,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也提出了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議和提案。可以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我國社會各界對企業的殷切期望和廣泛要求,是改革開放發展到當前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也是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中石油、中遠集團等一批中央企業公開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在社會上引起了積極反響。但從整體看,中央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的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理清思路,履行社會責任的內涵、方式和方法也有待規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從2006年開始對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問題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形成了20多萬字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我們廣泛徵求了社會各方面意見,最終形成了《指導意見》。

記者:《指導意見》對企業社會責任是怎樣定義的,和國際上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是否一致?

國資委負責人:各個國際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各有側重。聯合國在《全球契約》中要求跨國公司重視人權、勞工標準、環境保護和反腐敗,以克服全球化進程帶來的負面影響。歐盟則把社會責任定義為“公司在自願的基礎上把對社會和環境的關切整合到它們的經營運作以及它們與其利益相關者的互動中”。世界銀行提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與關鍵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價值觀、遵紀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區和環境有關的政策和實踐的集合,是企業為改善利益相關者的生活品質而貢獻於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承諾。世界經濟論壇認為,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標準,二是對人的責任,三是對環境的責任,四是對社會發展的廣義貢獻。國際標準化組織認為,社會責任是指一個組織在開展任何活動時都要負責任地考慮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其活動應當滿足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符合社會道德標準,不與法律和政府間協議相抵觸,且全面貫穿到該組織開展的活動之中。從這些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國際組織對社會責任的認識,既有共同認可的內涵,也有不同的側重和差異。

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既要與國際接軌,又要結合我國國情和企業實際,體現出自己的特色。
我們認為,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法律規範的自覺遵守。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安全生產、職工權益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市場經濟秩序等法律規範,全社會都應該共同遵守,這是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協調發展的基本保障。自覺遵守法律規範,是中央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是必盡責任。

第二,企業價值的充分體現。企業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對股東要給予回報,對消費者要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對職工要創造更好的勞動、生活和發展條件,對自然環境要給予更好的保護,對國家和社會要創造財富、提供就業崗位、繳納稅收等等。充分體現企業價值,是中央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是應盡責任。

第三,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講操守、重品行,保持高尚的道德倫理追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企業在遵守法律規範、體現企業價值的基礎上,還應該對社會承擔更大的義務,要有善心、有善意、有善舉,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模範實踐對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是中央企業在自願基礎上履行的社會責任,是願盡責任。

記者:中央企業是國有經濟的骨幹和支柱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請問近幾年來中央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都作了哪些實踐?

國資委負責人:近幾年來,中央企業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夯實管理基礎、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技術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經濟效益和運行品質顯著提高,為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2003-2006年的第一個業績考核任期中,中央企業平均每年銷售收入增加1萬億元,實現利潤增加1000億元,上交稅金增加1000億元;淨資產收益率由5%提高到10%;總資產報酬率由5%提高到7.5%。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達到144.4%。中央企業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在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保證市場供應,實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石油石化企業在國內成品油與進口成品油價格嚴重倒掛的情況下,加強管理,降低成本,保證了國內成品油的穩定供應。煤炭企業在煤炭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信守合同,保證品質,為穩定市場作出了積極貢獻。電力企業加快電力建設,大力發展農電事業,全面推進“戶戶通電”工程,保障了電力供應。電信企業積極開展“村村通”工程,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在經濟社會資訊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軍工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載人航太、青藏鐵路、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奧運工程等一大批關係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建設中,中央企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長期以來,中央企業積極推進職工民主管理,大力實施職工素質工程,認真執行有關政策和規定,切實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努力維護企業和社會的穩定和諧。中央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水準有了明顯提高,一些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中央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機制,加強與政府、企業及其他關聯單位之間的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增強應急救援能力,有效防範和應對了一些重大事故和災難,在做好企業自身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也為所在地的應急救援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央企業帶頭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加大環保投入,關停小火電、小水泥等落後裝備,率先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發揮了表率作用。中央企業還主動參與扶貧助教、慈善捐助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到目前為止,已有11家中央企業發佈了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國家電網公司於2006年在中央企業中率先發佈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溫家寶總理批示:“這件事辦得好。企業要向社會負責,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寶鋼、中遠集團、中國鋁業等一批中央企業按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制定的標準發佈了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遠集團發佈的可持續發展報告被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評為典範報告。這些都是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行動,得到了國際、國內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記者:請問為什麼《指導意見》強調中央企業要做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

國資委負責人:中央企業要做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是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所決定的,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所要求的,也是大企業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發揮領頭羊作用所需要的。黨中央、國務院和全社會對此寄予了殷切希望。

一是中央企業是國有經濟的骨幹和中堅,要求中央企業發揮在履行社會責任中的表率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中央企業是國有經濟的骨幹和中堅,是公有制經濟的集中體現,這就要求中央企業在市場主體層面體現國家意志,發揮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率作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為實現小康社會建設新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

二是中央企業大多處於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需要發揮在履行社會責任中的表率作用。中央企業大多處在軍工、石油石化、通信、電力、礦業、冶金、機械、交通運輸等重要行業和領域,在支撐、引導和帶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客觀上要求中央企業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做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並通過自身的模範示範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影響力和帶動力,促進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是中央企業是我國參與國際經濟交流合作的領頭羊,客觀要求中央企業發揮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率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和發展,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近年來,中央企業已經形成和發展了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是我國參與國際經濟交流合作的重要力量。要具有與國際大公司同台競技的素質和水準,就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負責任的中國大企業形象,培育和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為提升我國綜合國力作出積極貢獻。

所以,我們在《指導意見》中要求,中央企業要“成為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表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表率,以人為本、創建和諧企業的表率,努力成為國家經濟的棟樑和全社會企業的榜樣”。

記者:請問《指導意見》提出的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三項原則是出於什麼考慮?

國資委負責人:《指導意見》提出,首先要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與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這是因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體制保障。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物質基礎。加快企業改革發展,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必要前提。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提高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所以,我們提出要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提升企業管理水準、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內容,繼續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履行社會責任要與企業實際相適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要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一致,與民族文化傳統相融合,與企業發展實際相協調。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必須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企業實際,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力求取得社會責任工作實實在在的效果。

堅持履行社會責任還要與創建和諧企業相統一。中央企業已經廣泛開展的創建和諧企業活動,與履行社會責任的要求是一致的。中央企業要把履行社會責任與創建和諧企業結合起來,把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放在重要位置,營造和諧勞動關係,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促進職工全面發展,實現企業與職工、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記者:您能否概括一下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和依據?

國資委負責人:我們認為,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既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做法,更要符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還要符合中央企業的客觀實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內涵。所以,《指導意見》從八個方面概括了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即“堅持依法經營誠實守信、不斷提高持續盈利能力、切實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準、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保障生產安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我們首先強調要依法經營、誠實守信。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信用經濟,依法經營、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我們要求中央企業必須要帶頭樹立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意識,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方針政策,做市場經濟中的健康力量,自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這是中央企業必須履行的最基本社會責任。

其次,我們要求中央企業不斷提高持續盈利能力。保持良好的經營狀況和持續盈利能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根本保證。這就要求中央企業要科學決策,正確制訂企業發展規劃,合理統籌安排生產經營各項活動,及時適應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趨勢,開拓創新,加強管理,挖掘潛力,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投資者帶來長期良好的回報,為國家強大、經濟繁榮和人民生活幸福做出積極貢獻。

三是要切實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準。這是企業經營成功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形象的最直接體現。中央企業要通過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品質,改善產品性能,完善服務體系,努力為社會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產品和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維護消費者權益,努力為消費者創造更大的價值。

四是要做到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短缺,資源相對不足和生態環境惡化已對我國經濟發展構成嚴重制約。中央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的政策方針,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迴圈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發展方式,努力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投入產出水準,實現企業和社會、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五是要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科技進步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一項重要國策。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是推動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的中堅。中央企業大多是各行業的排頭兵,在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方面負有重要責任。中央企業要大力推動企業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加大研究開發投入,有重點有步驟地構築知識產權優勢,在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

六是要保障生產安全。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係社會穩定大局。保障安全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前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責任。中央企業要把安全生產放到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

七是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不斷改善職工勞動條件和福利待遇,加強職工素質教育和培訓,促進職工全面發展,是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是創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內容。中央企業要努力創建和諧企業,建設和諧的勞動關係,切實維護員工權益,為貢獻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在維護職工權益方面發揮表率作用。

八是要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對每一個公民,包括企業公民的道德要求。企業是社會的經濟細胞,也是社會的一個重要成員,關注民生、回報社會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中央企業有責任熱心參與社會救助和慈善事業。在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情況下,要以大局為重,積極提供財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妥善應對危機,幫助共度難關,促進社會和諧。

記者:為了使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切實取得成效,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保障。可否對《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的針對性和落實保障作一概括的介紹?

國資委負責人:《指導意見》提出了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五大措施。

首先要樹立和深化社會責任意識。中央企業要切實樹立和深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把社會責任理念化為每一位員工的行動,深入推進社會責任工作。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履行社會責任的體制機制。把社會責任理念納入公司治理,融入企業發展戰略,逐步建立和完善履行社會責任的體制機制,為企業社會責任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與保障。

三是要建立社會責任報告制度。中央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要通過發佈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等形式,及時瞭解和回應利益相關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主動接受利益相關者和社會的監督。

四是要加強企業間交流與國際合作。中央企業要深入研究學習跨國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理念和做法,有條件的企業要自覺加強與履行社會責任先進企業的對標,發現差距,改進工作。還要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對話與交流,參與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的制定。

五是要加強黨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領導。企業黨組織是國有企業一大政治優勢。要加強企業黨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出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支援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在企業社會責任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需要社會各方面理解和支援。我們希望能與社會各方面積極溝通,更好地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也希望社會各界特別是新聞媒體關注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加強輿論監督,促進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提升到更高水準。

國內外機構高度評價國資委和有關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

時間:2008年11月28日

今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發佈了《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全面推動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國內外有關機構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國內外機構對《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評價  

今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以2008年1號檔發佈了《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該文件引起了國內外的熱烈反響,有關國際組織和國際媒體給予了高度評價。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008年7月在加入全球契約中國網路成員單位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今年年初,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將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對此倍受鼓舞。希望能以此為契機推動所有中國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事實上,國資委的決定強調了這個共識:負責任的、持續的企業行為對於其實現核心目標,包括提高創新能力、員工素質和企業聲譽至關重要。積極主動地處理好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問題,不僅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是解決象貧困、氣候變化這類世界性挑戰的有效途徑。”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也積極評價了《指導意見》的重要作用,認為《指導意見》是來自中國官方機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一個積極信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英國社會與道德責任研究院等國際組織和《財富》雜誌中文版等國際媒體也都給予了積極報導和高度評價,認為《指導意見》反映了中國對社會責任的積極態度和立場,反映了中央企業的價值理念和高尚追求,將會對推動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在國內,《指導意見》被視作第一個由國家部委出臺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規範性檔,社會各界對檔的出臺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指導意見》的內容給予了充分肯定。  

二、部分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自國務院國資委發佈《指導意見》後,中央企業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大了社會責任工作力度,一些走在前列的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成效顯著,出現了許多新的亮點,有的中央企業還獲得了國外高度評價。  

(一)中鋼集團發佈了首份可持續發展國別報告。  

10月24日,中鋼集團對外發佈了《中鋼集團可持續發展非洲報告》,這是中國企業發佈的第一份面向非洲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也是國內企業發佈的首份國別報告。  

中鋼集團作為我國近幾年來快速成長壯大的大型企業集團,大力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不斷加大“走出去”力度,海外業務蓬勃發展。目前,中鋼集團在澳大利亞、印度、巴西、歐洲地區、非洲地區、東南亞地區擁有20多家子公司,業務範圍覆蓋面較廣、行銷網路遍佈全球,國際化經營廣度和深度快速拓展。中鋼集團在非洲已經成功經營12年,目前擁有中鋼南非鉻業公司、中鋼薩曼可鉻業公司、中鋼南非公司、中鋼辛巴威鉻業控股公司四家子公司,主要從事鉻礦開發、鉻鐵冶煉及相關貿易。在發展非洲業務過程中,中鋼集團始終堅持真誠友好、平等互利、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堅持“不僅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帶動了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與當地居民共同合作培育社區自主產業。通過立足當地、融入社區的運營理念和行為,實現了企業與當地社會的和諧共榮發展,使中鋼集團在當地樹立了好形象、贏得了好口碑。《中鋼集團可持續發展非洲報告》全面介紹了中鋼集團在非洲的業務佈局及運營概況,並就社會責任理念與責任治理、利益相關方關係、安全與健康、生態環境保護、員工關係、社區建設等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此次報告的發佈,既對中鋼集團長久以來的做法作了系統總結,也對未來提出了新的展望,將有效推動中鋼集團在非洲地區又好又快發展,不斷促進中鋼與投資所在國和地區的和諧發展。  

(二)中國移動入選2008年道鐘斯可持續發展指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入選了9月份揭曉的2008年道鐘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以下簡稱DJSI)榜中,成為中國大陸首家入選DJSI的公司。這意味著中國移動已成為全球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的領跑企業之一。  

中國移動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企業經營與社會責任的平衡發展,並在2007年率先發佈了中國電信行業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明確提出“以天下之至誠而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短短一年多時間,初步搭建起覆蓋全集團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使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進一步走向科學、規範。為實現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與國際接軌,中國移動2006年選擇DJSI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外部評價體系,在企業社會責任三年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09年加入DJSI。此次入選標誌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移動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可,並將成為中國移動下一步改進和提升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新的推動力量。中國移動以實際行動證明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追求可持續發展可以提升企業軟競爭力,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三)中遠集團2007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榮獲GRI評級最高級A+。  

中遠集團2007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日前通過了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簡稱GRI)評級。經過GRI的嚴格評審,認定中遠集團2007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對GRI標準所有的12個方面的核心指標都進行了報告,符合A+級評定標準,同意使用GRIA+標誌圖示。至此,中遠集團經過三年的努力,提前兩年實現了達到GRI評級最高級A+的目標,成為第一家獲得GRIA+級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中國企業,進一步奠定了中遠集團在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領先地位。

GRI以制定一套全球共用的可信又可靠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框架為使命,並通過“GRI應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應用GRI報告框架的程度進行評價。評級制度設有由低至高的三個實施等級(即C、B和A級),較高的評級,反映了報告應用或涵蓋GRI報告框架的程度較高。因為GRI涉及公司管理和運做的各個方面,所以世界範圍內能夠達到最高級別為A+的企業為數不多。中遠集團按照GRI 的理念和要求,同步設計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可持續發展資訊管理平臺和可持續發展報告框架,以“世界思維、國際眼光”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企業戰略轉換,推動企業經營模式轉換,推動企業業務流程再造,引發企業“業態”變革,形成了中遠集團不斷成長的重要動力。  

(四)中國華能社會責任工作得到了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的高度評價。  

中國華能2007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發佈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國華能的可持續發展報告對安全責任、環境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披露,提出了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做到的五個“堅持”和五個“表率”,展現了華能作為中央電力企業積極發揮影響力和帶動力的責任意識,彰顯了電力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承擔社會責任,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神聖使命和價值追求。  

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主任喬治科爾先生專門致信中國華能,對中國華能可持續發展報告和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中國華能的《2007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內容詳實、結構嚴謹。中國華能作為中國最大的發電公司,高度重視利益相關方關係以及環境保護問題,努力將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問題融入企業戰略中,在電力行業引領技術創新、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樹立了表率作用。

GRI發表「阿姆斯特丹透明度與報告宣言」

GRI發表「阿姆斯特丹透明度與報告宣言」

來源: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 CSR Taiwan
譯者:曾昭明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於3月10日發佈「阿姆斯特丹透明度與報告宣言」。

GRI 於3月10日,透過標題為「商業界、勞工與公民社會領袖呼籲各國政府在危機的時刻要求公司表現更大的透明度」的新聞稿,正式發佈該宣言。Mervyn King 教授,GRI 董事會主席暨聯合國全球公司治理委員會主席,前南非最高法院法官,表示:「當我們在經濟危機之後尋求重建我們的經濟體系的時刻,,我們的企業在經濟、社會和治理議題上的透明度,乃是最重要的課題。監理機構、金融市場、企業和公民社會,都將會需要可用於評估策略性風險和機會的全面性架構。」針對金融危機與永續性危機並存的當前情勢,Ernst Ligteringen,GRI 組織的執行長,則特別表示:「只有透過一個同時顧及前瞻性的資料和過去的企業財務資料的新報告模式,我們才能夠指出企業在面對這些未來的挑戰時是否準備得宜。」

「阿姆斯特丹透明度與報告宣言」(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 Transparency and Reporting),宣言全文如下:

我們,全球報告倡議組織(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董事會,相信現存的企業報告體制,由於缺乏透明度,而未能滿足企業利害相關者之所需。雖然我們認知到某些政府已經在推動企業永續性資訊揭露上顯現著領導力,我們仍要呼籲各國政府,都能延伸和強化永續性報告的全球體制。尤其重要的,是去檢視有關志願性報告的適當性的假設。對此,我們,GRI 的董事會,獲致如下的結論:

如果我們曾經以注意義務(due diligence)的行使,和以兼顧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績效的公開報告為本,來建立透明與課責的全球體制,將可和緩造成當前經濟危機的根本起因。

要解決對重要制度的信心大幅淪喪,最好的方式乃是在尊重社會所有主要部門的正當利益的情形下,採用提升透明度的全球報告架構。

唯有在能考量ESG活動的全部成本與價值的情形下,才能締造經濟體系的振興與活力。

因此,GRI 的董事會,特呼籲各國政府能在下列事項上展現其領導力:

一、擬定政策,要求(requiring)公司報告其ESG因素,或者公開說明其未曾採取如是作為的原因。

二、要求各公共事業,特別是國營公司、政府退休基金,以及公共投資機構,都必須進行ESG報告。

三、將永續性報告整合入20大工業國領袖正發展中的新興全球金融監理架構。

此外,我們並要強調:對當前金融危機的關注,使得人們忽略了本世紀最重大的永續性危機,而這種忽視,甚至將會對我們的經濟與社會造成更大的危機。

附註說明:

一、 GRI董事會成員有:Mervyn King 教授(董事會主席),Mr. Ignasi Carreras,Mr. Kishor A. Chaukar,Mr. John Elkington,Ms. Denise Esdon,Mr. John Evans,Mr. Sean Harrigan,Mrs. Sylvie Lemmet,Mr Ernst Ligteringen,Dr. Simon Longstaff,Mr. Herman Mulder,Mr. Kumi Naidoo,Mr. Peter Wong,Mr. Ricardo Young Silva。

二、以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績效為準的報告,也被稱為「非財務( non-financial)報告」、「財務以外(extra-financial)報告」,或者「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報告」。


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 Transparency and Reporting

Leaders from business, labor and civil society call on governments to demand greater transparency from companies in this time of crisis

來源:2009年3月10月 英文CSR Wire新聞網

Global leaders from business, labor and civil society today declared their belief that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the existing system for corporate reporting has failed its stakeholders. In issuing 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 Transparency and Reporting, Board Members of 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called on governments to introduce policies requiring companies to address publicly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factors.

The declaration states that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would have been moderated by a global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system based on the exercise of due diligence and the public reporting of ESG performance. It calls on governments to take leadership in rebuilding a revitalized and resilient economic system through:

  • Introducing policy requiring companies to report on ESG factors or publicly explain why they have not done so.
  • Requiring ESG reporting by their public bodies – in particular: state owned companies, government pension funds and public investment agencies.
  • Integrating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within the emerging global financial regulatory framework being developed by leaders of the G20.

Professor Mervyn King, Chair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t GRI, Chair of the UN Global Corporate Governance Committee and former Judge on the Supreme Court of South Africa said: "As we seek to rebuild our economic system follow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ransparency on economic, social and governance issues from our companies must be paramount. Regulators, financial markets, companies and civil society will nee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which to assess strategic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The signatories to the declaration emphasize that the focus on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threatens to mask the sustainability crisis which itself poses an even greater risk to our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Only through a new reporting model, which takes account of forward looking data, as well as previous corporate financial data, will we be able to work out how companies are positioned to meet these future challenges," added Ernst Ligteringen, Chief Executive of 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Full text of The Amsterdam Declaration on Transparency and Reporting

We, The Board of 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 believe that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the existing system for corporate reporting has failed its stakeholders. While we recognize that certain governments have shown leadership on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we call on all governments to extend and strengthen the global regim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In particular, assumptions about the adequacy of voluntary reporting must be re-examined.

We, The Board of GRI, conclude that: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would have been moderated by a global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system based on the exercise of due diligence and the public reporting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performance.

The profound loss of trust in key institutions is best addressed by the adoption of a global reporting framework that enhances transparency and is informed by the legitimate interest of all key sectors of society.

A revitalized and resilient economic system will only be sustained if it accounts for the full costs and value of ESG activity.

Therefore the Board of GRI calls on governments to take leadership by:

  1. Introducing policy requiring companies to report on ESG factors or publicly explain why they have not done so.
  2. Requiring ESG reporting by their public bodies – in particular: state owned companies, government pension funds and public investment agencies.
  3. Integrating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within the emerging global financial regulatory framework being developed by leaders of the G20.

Beyond this we emphasize that the focus on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threatens to mask the century's defining sustainability crisis which itself poses an even greater risk to our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Signatories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comprises

Prof. Mervyn King (Chair), Ms. Jacqueline Aloisi de Larderel, Mr. Ignasi Carreras, Mr. Kishor A. Chaukar, Mr. John Elkington, Ms. Denise Esdon, Mr. John Evans, Mr. Sean Harrigan, Mr. Ernst R. Ligteringen, Dr. Simon Longstaff, Mr. Herman Mulder, Mr. Kumi Naidoo, Mr. Peter Wong, Mr. Ricardo Young Silva.

金管會擬對金融業實施社會責任資訊強制揭露

金管會擬對金融業實施社會責任資訊強制揭露

來源:2009年 03 月 10 日 金管會 新聞稿

金管會已研訂「銀行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10條、第20條、「金融控股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10條、「票券金融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10條、第19條修正草案,依行政程序法規定,自即日進行預告程序,將在徵詢各方意見後發布,本次修正重點如下:

一、銀行、金控及票券金融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10條之修正:

(一)為評斷董事、監察人及總經理貢獻的相對價值是否允當,以及酬金支領情形與公司營運績效是否合理之資訊,於現行彙總配合級距揭露姓名方式下,明訂強制揭露個別董事、監察人及總經理酬金之條件如下:
  1. 董事、監察人及總經理:其條件為(1)銀行最近一季平均逾放比率高於5%。(2)最近一次自結、會計師複核或經本會檢查調整後之資本適足率,銀行、票券低於8%,金融控股公司低於100%,(3)最近2年度連續稅前虧損且帳上有累積虧損,或(4)經本會要求增資,惟未依所提增資計畫完成者。
  2. 董事、監察人:其條件為(1)持股成數不足情事連續達三個月以上、或(2)平均設質比率大於50%。
(二)參酌「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為一致性規定:
  1. 強化監察人職能,增訂監察人參與董事會運作情形,要求揭露每位監察人列席董事會次數、列席率,以及與內部稽核主管、會計師溝通情形等其他應記載事項資訊。
  2. 增列對社會責任所採行之制度與措施及履行社會責任情形之資訊揭露。
  3. 為強化董事、監察人、總經理及副總經理之退職退休金之資訊揭露,爰修正附表一之二,單獨列示該相關資訊。
  4. 為強化審計公費資訊之揭露,爰規範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且更換年度所支付之審計公費較前一年度之審計公費減少者,應揭露更換前後審計公費之金額。

二、為強化銀行及票券金融公司持有證券化商品及擔任證券化商品信用增強機構等資訊之揭露爰修正銀行年報第20條及票券年報第19條,新增附表二十三之一,增列「投資證券化商品資訊彙總表」、「投資證券化商品原始成本達3億元以上資訊」、「擔任證券化創始機構,因信用增強目的而持有之部位資訊」、「證券化商品之信用受損資產買受機構或結清買受機構資訊」及「證券化商品保證機構或提供流動性融資額度資訊」等表格。

金管會表示,有關前揭三項修正草案,將刊登於行政院公報及金管會銀行局網站,各界如有任何意見,自登於銀行局網站7日內,歡迎以書面或電子郵件方式提出。

蘋果不裁員 獲《財星》票選最受尊敬企業

美國 《財星》雜誌公佈2009年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排行榜

來源:2009年3月9日 NOW News

金融海嘯之下,美國人票選「最受尊敬企業」的標準也降低了嗎?《財星雜誌》最近公布的「50大最受尊敬企業排行榜」中,不乏又裁員、又向政府要錢的企業,例如豐田汽車。也因此,蘋果電腦雖然多種「i」字頭產品都傳出過問題,但相對不裁員,成了最受尊敬企業第一名。

早就知道美國人愛啃蘋果,沒想到蘋果電腦也是老美心中最愛,在《財星雜誌》舉辦的票選活動中,榮登最受尊敬企業第一名,比較令人費解的是,蘋果產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幾乎都傳出過小瑕疵,像是薄如牛皮紙袋的MacBookAir一度有機體過熱現象,iPod Nano電池曾起火,還有iPhone驚傳3G敏感度差、收訊不理想。

但整體來說,Apple堪稱良心企業,IT寒冬中仍舊沒裁員,自然受尊敬。而其實榜單上其他公司在金融海嘯中或多或少也都有問題,第二名是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第四季淨收益下滑96%無人不知,不過大家長巴菲特使出誠實為上策,也就是三十六計中的苦肉計,承認在投資上做了蠢事,股神放低身段,馬上贏得更多投資人敬重。

另外,榜上第三的豐田車廠,減產、裁員樣樣來,更在預期半世紀首度出現虧損後,向日本政府要錢,好在金額不過美金20億元,和美國通用、克萊斯勒紓困金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所以美國人用選票說出:豐田還是可敬的。

其他擠入前十名的還有員工福利縮水的Google及奇異電器,信用違約交換CDS的等級,快和AIG一樣爛;少數相對正常的上榜企業就屬嬌生,之前也才獲《霸榮金融周刊》戴上「最受尊敬企業」的王冠,還有微軟不斷把觸角拓展到手機、硬體設備。看來在金融海嘯中越努力掙扎,越能得到老美尊敬。

Why Apple's admired

It's been a rocky year for Apple: CEO Steve Jobs' health made headlines, and critics said Cupertino wasn't being open enough about it. But customers remained loyal to the brand that made white ear buds cool. As much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struggled, Apple shipped 22.7 million iPods during its first quarter (up 3 percent from last year), 2.5 million Macs (up 9 percent), and 4.4 million iPhones. No wonder Apple tops our Most Admired list for the second year in a row.

Why Berkshire Hathaway's admired

Warren Buffett's firm helped beleaguered General Electric and Goldman Sachs wrestle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by purchasing billions in their preferred stocks. Still, Berkshire itself suffered this year, with Class A shares falling 49% since their peak in Dec. 2007, as its investments in Wells Fargo, U.S. Bancorp and American Express got hit hard. But as one financial advisor told Reuters: "[Buffett] admits when he is wrong. You don't get candor from other CEOs. That's why his credibility is so high."

Why Toyota's admired

As U.S. automakers GM and Chrysler went crawling to Washington for help, Toyota was still looking relatively strong. But the global downturn still took a toll: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50, in February Toyota forecasted that it would post a net loss -- almost $4 billion in its 2008 fiscal year. Just days earlier, the company named Akio Toyoda, the grandson of renowned founder Kiichiro Toyoda, as president. By going back to the basics, the world's largest and richest automaker hopes to drive its earnings north again.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掌握驗證市場脈動 SGS力推CSR

掌握驗證市場脈動 SGS力推CSR

來源:《新電子》雜誌 2008 年 10 月號 271 期
作者:莊惠雯

由於全球永續性報告推動計畫(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組織所要求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對全球企業評比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加上全球各企業自我宣告的CSR報告在數據及圖表資料上須經過第三方公正單位驗證取得其公正效力,因此全球企業開始重視GRI要求與CSR報告的撰寫,由於嗅到企業對CSR報告日漸重視,台灣檢驗科技(SGS)在GRI公布時即已預備相關驗證能力。

GRI及其發展報告書綱領已成為國際間在非財務績效報告的主流,廣受投資法人、國際組織與民間團體的重視,首版GRI綱領在2000年6月公布,2006年10月則公布第三代綱領(G3 GRI Guidelines),截至2008年,全球已有五千家企業和組織採用GRI的綱領製作CSR,其中日本占一千家,為亞洲與全球最大量的國家;歐盟兩千家;北美一千家,而台灣約為五十至六十家,SGS國際驗證服務部全球產品經理鮑柏宇表示,全球企業製作CSR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然而目前全球企業製作的CSR大部分都屬於自我宣告,不具公信力,因此常導致合作夥伴或競爭廠商對其報告書內容產生質疑,企業為解決報告書中定性、定量數據的疑慮,則須進行更多內部教育訓練與溝通,而為使各部門面對質疑時,回答可一致化,往往花費更多的人力成本,因此為確保CSR報告中數據與圖表的正確性,企業大多會透過第三方驗證單位驗證其量化數據的正確性,一旦通過檢驗,在GRI組織頒發的認證標籤上則會多加一個加號(+),如此一來即可提升CSR報告書的精確性與透明度,其他廠商對此資料也就不再產生疑慮,企業本身也就毋須疲於奔命解決發布CSR報告書後所面臨的質疑。

針對CSR報告撰寫方式與架構,最初GRI並未有一套標準,為使各企業CSR有一定的架構與內容,因此該組織採用AA1000保證標準(AA1000AS)作為CSR報告書中架構呈現的依據,鮑柏宇表示,AA1000AS標準為確保各家企業社會、環境和財務業績報告的可信度和品質,特別強調報告書開始研擬至最終完成的流程可書面化,如此一來,企業撰寫CSR報告時,則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友達為台灣第一家獲得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最高等級查證證書的公司,該公司風險暨環安管理部副理林立偉表示,友達自2004年即開始自主發表環境報告書,陸續投入相當的人力資源與累積報告經驗後,2007年發表的第二本CSR報告即獲得A+最高標準等級,而透過SGS認證的CSR報告書,也可因此更具公信力。鮑柏宇進一步表示,為抓住CSR與AA1000AS驗證市場趨勢,SGS早已具備相關驗證能力,該公司以其公信力、查驗實績與經SGS查證的CSR報告獲AGS國際企業大賞的經歷,已成功取得市場先機,而經過此次驗證經驗,SGS台灣分公司也訓練出具備相關能力的稽核員,日後即可直接服務台灣當地廠商。

企業社會責任:從邊緣轉為主流

來源:香港SGS公司網站

在今天的企業界,企業社會責任已經不是一個新名詞。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勢在必行,呼喚企業社會責任的聲音和力量來自各個方面,包括以安然為例的業界大公司倒閉的消息,越來越多的規範公司運營和報告的立法,日益強化的媒體監督,投資者意見,非政府組織的行動和措施,以及新時代的員工等等,社會各界呼喚更優化的公司治理,要求企業以一種對社會、環境和員工負責的態度來經營和管理。由此,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已經“從邊緣轉為主流”。

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陸續有一些業界的大公司開始發布關於企業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陸續有一些業界的大公司開始發布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正式報告或文件。安永公司近期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69%的公司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社會責任戰略中十分有價值的組成部分,73%的公司意識到企業對非金融事件的關注和處理也十分重要。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紙上談兵?

許多非政府組織和反全球化人士都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只不過是企業為向媒體和大眾顯示他們關注社會和環境而作的表面文章,另一方面企業仍舊按照其固有的經營模式運營。還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更為極端,在他們眼中,企業社會責任的說法只不過是一種高級的公關手段,幫助企業獲得虛名。這完全是一種誤解。許多公司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能夠提高公司相關事件的透明度,喚起公司決策者對事件的關注和意識,從而在公司運營中作出改進。因此,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有助於提升企業競爭力和資質,提高利益相關方對公司係統運營和決策的參與度和影響力。這些當然也是非政府組織和其他人士的觀點。

浪費金錢?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無法創造任何經濟效益,至多只能提高投資吸引力而已。企業社會責任的許多所謂的“附帶效益”對企業贏利沒有直接的作用。 事實並不是這樣。許多重工業領域的企業正在變得更清潔、環保和高效,尤其是化工、農業和電子行業的企業,他們經常共同探討如何提高效率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交流和探討幫助他們逐漸擺脫低效的工作機制和方式,走向環保和高效。通常經濟效益或責任總是更多的與防止經濟損失相聯繫,而不是為組織創造財富。如果缺乏圍繞所謂的“經營許可”而展開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企業未來的進一步經營可能受到阻礙或面臨困難。

責任助力信譽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企業社會責任行動對建立企業良好信譽和形象意義非凡,僅憑這一點其對企業收入和成本便產生直接影響。英國近期的一項研究中表明,四分之三的英國消費者稱一個公司的道德觀念和準則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90%的被訪者說企業應當積極地宣傳和推廣他們的企業價值觀。另一項研究中,80%的成年人表示願意為享有良好聲譽和口碑的企業工作,即便可能獲得更高的薪水,他們也不願意為一家聲名狼藉的公司工作。

KPMG的合夥人之一Alun Bowen說,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之所以成為大勢所趨、勢在必行,主要是由於企業中最重要的利益相關方,即員工對企業社會責任行動的全情投入和參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價值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除了惠及各個利益相關方,還有其他連鎖的影響力:第一,如果企業找到合適有效的傳播方式,發布其在承擔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獲得的建樹,將有助於企業獲得各利益相關方的持久的信任,以及提升企業聲譽和建立品牌形象;第二,消費者、企業員工、媒體和相關監管部門也都十分關注企業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動。 不專業、不健全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和報告體系會損害企業的形象和聲譽,這是目前投資團體越來越擔憂的一個問題。

近年來,不論機構投資者、獨立投資人或基金經理在形成投資組合時,都將企業社會責任的行動和實踐視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信息。他們依靠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提供的信息作出決策,將資金投向那些對社會、環境和員工負責的企業。同時社會養老基金和許多零售基金也傾向於投給符合企業社會責任原則的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表和完善,與企業各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和價值緊密相連。

如何啟動?

毋庸置疑,一個企業有眾多的利益相關方,他們代表不同的社會利益主體,他們的利益訴求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調和,無法同時兼顧的。企業需要對每個利益主體有明確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從而作出決定將哪些問題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變成了一個調查研究的過程。

J. Cramer出版了一本新書題為《學習企業社會責任》,他在其中探討了近年來荷蘭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實踐和經驗。目前,GRI仍然是最被廣泛接受和認可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架構。對於那些還未發表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組織來說,最初並不一定要採用這套報告的架構。企業可以先思考和決定他們想要寫什麼,然後參考GRI報告架構,最終通過AA1000系列標準的檢驗。

SGS能夠提供什麼?

SGS通用標準公司提供四個級別的企業社會責任保證服務,適應不同情境和復雜程度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除了一份管理經營報告,我們還將提供一份擔保聲明書。企業可視需要將這份聲明書公開,以獲得客戶對產品或服務的信心。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會計研究月刊專題報導:企業非財務績效報告書

非財務績效報告書,環保訊息揭露的共通管道

根據OECD 1998年環境稅報告,綠色稅制是指將環境考量整合於稅制體系的設計中,即可調整現有的賦稅,使之更利於環境保護,或引進新的生態稅。

來源:會計研究月刊274期(2008年9月1日)
作者:張書瑋(會計研究月刊編輯)

愈來愈多外部注目的壓力,要求企業公布其如何對待環境相關議題,於是近幾年企業為突顯在落實環保政策的績效,紛紛對外公布相關的非財務績效資訊報告書,作為與外部利害關係人溝通的管道。

1989年最早的一本企業環境報告是由挪威Norsk Hydro公司發行,其實報告書最早內容是以環境為出發,後續逐漸加入企業社會責任及經濟二個層面,所以現也有稱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永續報告書等各種名稱,如何訂名依公司意願選擇。發展至今,這類非財務績效資訊報告書所揭露的數據及資訊,內容表達其實差距不大,主要揭示公司追求永續在社會、經濟與環境三個面向的成果。

全球報書告產量激增 年閱讀人數逼近十萬

根據CorporateRegister.com(2008/3)統計,全球企業報告書出版數量已從1992年27家增至2007年2,500家,歐盟與美國是發行報告書的先驅,而歐盟出版成長數字仍在快速攀升,2007年已接近1,500家;儘管亞洲開始製作報告起步較慢,不過成長速度現已超越美國。全球報告書光是2008年1月份統計就有超過七萬人閱讀,照這樣成長速度,很可能2008年閱讀人數就會超過十萬人。

為什麼企業報告書被廣泛且主動閱讀的原因?我們可以從KPMG&SustainAbility Ltd.日前針對全球約2,300名讀者作的一份調查報告(Count me in:The readers’ take on sustainability report)看出,有超過半數主因就是為了瞭解企業及其永續政策,另有40%以上,想知道企業如何行動及藉報告書內容進行企業比較。而在閱讀報告書後,是否有助於下決策?超過半數讀者會想購買該企業產品或服務,超過40%會決定是否投資企業,也有人想直接與企業做社會責任或環境議題的互動、成為企業合夥人或商業客戶,甚至嚮往到企業工作等。如此看來,定期揭露的報告書,在每月有數萬名潛在讀者的機會下,確實有它的魔力可為企業堆砌出新商機。

不過,Count me in的調查也顯示,仍有不少人還沒有閱讀報告書的習慣,主要是覺得沒有時間在網站上搜尋或根本覺得報告書太過冗長找不到想要的資訊,也有讀者勾選的原因是,不瞭解報告書有何潛在價值、無法用來協助決策或與決策不相關,有的更直言,不相信報告書揭露資訊的品質或真實性。

統一架構有利比較 認證制度品質升級

企業確實該要防止報告書變成用來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工具,故如何讓閱讀者相信內容的真實性,勢必需要具備清楚的架構與公信力。目前有二個途徑讓報告書更廣為人接受:第一,採用國際統一架構;第二尋求公正第三者認證

由於市面上的報告書揭露方式包羅萬象,增加閱讀者進行比較與判別企業間優劣的難度,為了有統一且共同的報告書內容架構,全球永續發展報告書協會(GRI)訂定的報告書綱領(最新版為2006年第三版:G3)已普遍為企業所遵循,上述CorporateRegister.com統計2007年2,500家企業中有32%就是使用GRI架構編製;此外,根據GRI本身公布,全球有超過1,500家以上的企業使用GRI架構,包括許多知名企業如Dell、Coca-Cola、GE、Wal-mart、Philips、Vodafone等;而台灣企業公布的GRI報告書,則有聯電、中華電信、友達及中鼎工程。GRI已是國際共通語言,報告書內若標明按GRI編製,閱讀者可一目瞭然,也容易進行資訊的比較。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黃正忠表示,GRI報告書在架構上有共同一致的順序與揭露項目,可參考GRI指引製作,但內容呈現還是由公司蒐集資訊加以發揮,惟公司須先設定讀者對象,並明確表達公司的目標,像法國某公司曾在報告書印上:「We said, We have, We will(過去我們說過,現在我們做到,未來我們將會做)」,訴求就很簡單且有力。

如同會計師依一般公認會計原則針對財務報表出具查核報告書,現在的企業報告書也有類似的認證程序。中鼎工程2007年CSR社會責任報告書就是經由英國標準協會(BSI Taiwan)依AA1000(AccountAbility 1000)國際查證標準,作出獨立查證聲明書;而日前友達也宣布其2007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亦通過瑞士通用驗證集團(SGS Taiwan)查證,符合AA1000標準。

Corporate Register.com調查(The CSR Assurance Statement Report)也指出,從1992年第一份非財務績效報告認證書出爐,1997至2007年間,每年認證平均成長20%,光2007年全球就有650份認證報告書,而百大企業更是帶頭作起。目前我國似尚無專門提供認證的單位,但以這樣的趨勢來看,不少已投入企業永續的業者,未來肯定將尋求外部公正第三者依國際查驗標準予以認證,以確保報告書的品質。提供認證業務或可能將是下一波綠色商機。

日韓表現積極 台灣仍需努力!

歐美興起企業報告書的起步較早,而亞洲的話,黃正忠認為,日本企業目前做得最好,報告書數量已達千家以上。其實可以仔細觀察,傳統日本的社會制度,企業並不容易接受社會責任等議題,而且日本已持續多年處於經濟不景氣之中,但從排斥到接受,又到積極主動,日本企業態度轉變過程竟十分短,因為他們已體認到,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將會帶來商機,它是明日市場營運能獲認同的護身符。而且很明顯的是,日本企業推動CSR最多的地方,卻是在反日情節最重的中國大陸,單看這點決心就不容小覷。

再來,他認為,韓國是第二個重視企業報告書的國家,韓國人的民族性加上去年甫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韓國人)的力推下,未來可想像韓國企業將積極支持企業永續、推動報告書揭露等議題。

最後,反觀台灣,非財務績效報告書不是強制性,製作風氣尚不普及,可以看到有的企業是二年做一次,而非每年,有的雖然有製作但擔心競爭力問題,則不對外公布,也有的只做一次就沒下文。並且,台灣企業在報告書表達上,感覺上多以建立企業形象為目的的文字敍述,是否對企業永續發展具有影響力,對閱讀者來說,還未能有讓人驚豔的效益展現。也是因為如此,黃正忠也提到,台灣企業目前實際發行報告書的數量,尚無法作完整統計,永續發展協會已盡力在集結國內報告書資料庫,也慶幸得知至少已有五十家企業警覺且自發性發行報告書,台灣企業仍要繼續加油!

英國標準協會BSI發出國內第一張CSR企業社會責任查證聲明書

英國標準協會BSI發出國內第一張CSR企業社會責任查證聲明書

來源:英國標準協會BSI台灣分公司( 2008年7月)
撰文:BSI英國標準協會 鄭宗雄 Jason Cheng

有鑑於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的查證已成為國際間的共同趨勢,為培養台灣在此方面的資格與能力,BSI台灣分公司在今年初,派出第一批人員到英國倫敦總部接受完整的CSR報告書查證訓練,取得查證的資格,並在今(2008)年5月完成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鼎公司)CSR報告書的查證,順利發出國內第一張CSR報告書的第三者獨立查證聲明書(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Statement)!

知名管理大師波特(Michael E. Poter)與英國具反思精神的新生代社會經濟學者赫茲(Noreena Hertz)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中談到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時均提及,「面對網路科技和地球村時代的來臨,各國政府、公益組織和媒體開始要求企業需要對其經營行為的社會後果負起責任」及「企業社會責任不再只是次要議題,已經是策略的核心,企業想要掌控風險、開創新市場,就必須往更有公民責任的方向走」。而蕭萬長副總統亦在今年(2008年)第四屆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上指出,「CSR已成為企業未來的重要資產,往後新政府也將制訂政策,督促企業界實踐社會責任,發揮更多正面影響力」,在在說明著企業社會責任已是企業無法逃避,必須承擔之責任。

而隨著全球化企業競爭的趨勢,國內踏上世界舞台的企業會愈來愈多,不論是國際客戶、國內消費者、NGO組織或政府機構等利益相關者的關注下,對於國內企業的要求與期待亦將愈趨嚴格。因此,國內各大企業為了展現對各利益相關者的關懷與建立企業誠信度,紛紛發行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又可稱為”永續發展報告書”),作為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溝通環境/經濟/社會責任相關議題的有效工具,並提供金融/保險/投資人等做為評估企業經營風險與管理績效的參考。惟以往國內所發行之相關報告書,其內容均未經第三者公正機構的查證,故所揭露資訊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不易取信於其利益相關者。

中鼎公司為了對其利益相關者展現中鼎實現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用心與作法,於今年首次發行該公司2007年CSR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以開誠佈公的方式揭露公司的管理資訊與績效數據。中鼎公司為展現其企業誠信度,於此次首次發行CSR報告書即委託BSI英國標準協會對其報告內容及所揭露的資訊與數據,依據AA1000查證標準及GRI G3報告指南進行評估和查證,並對於其相關運作與績效提供了一個公平的聲明。此台灣第一次的CSR報告書查證,由BSI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高毅民博士親自領軍,並特地從BSI德國邀請具豐富查證經驗的Dr. Rainer Feld來台全程參與及指導,以提供最優質與嚴謹的查證服務。歷經4月與5月兩個階段的查證,在中鼎公司相關主管與負責同仁全力配合下,順利圓滿地於今年5月15日完成全部查證工作,並於當日中鼎總公司舉行頒證典禮,由Dr. Rainer Feld與高毅民總經理分別頒發獨立查證聲明書及查證證書予中鼎公司林俊華總經理。

BSI英國標準協會執行CSR報告書的查證服務流程,主要分為合約簽訂、查證實施,及出具獨立查證聲明書三個階段。各階段內容略述如下:

1. 合約簽訂階段
客戶與BSI簽訂合約時,雙方即會針對查證範圍與查證等級予以釐清與約定。查證範圍決定於CSR報告書的撰寫範圍,而查證等級則依照報告書的內容抽樣程度與現場訪查與否,可分為以下三個等級。意見書保證等級(Opinion assurance level):就CSR報告書內容,如組織發展策略、目標與標的、利益相關者鑑別方法及績效指標等揭露資訊查證其完整性及適當性,必要時進行最高管理階層訪談,此保證等級將不對其揭露數據進行實質性查證,並發出查證意見書以聲明CSR報告書內容期間所涵蓋之資訊為公正而平衡的呈現。有限保證等級(Limited assurance level):客戶與BSI同意就CSR報告書內容中,選擇有限的資訊與數據進行查證,查證方式為現場稽核、人員訪談及稽核路徑等,經查證過之意見聲明與建議將會載明於所出具之獨立查證聲明書中。擴大保證等級(Extensive assurance level):客戶與BSI同意就CSR報告書內容,揭露的所有資訊與數據進行查證,查證方式為現場稽核、人員訪談及稽核路徑等,並出具獨立查證聲明書。2. 查證實施階段此階段分為書面審查、第一階段查證及第二階段查證三個部分,在此階段BSI依據所議定之查證範圍及查證等級,擬定抽樣的方式與程度,據以實施各部分查證工作,此階段各部分查證重點說明如下。

2.1書面審查
  • 確認CSR報告書內容中雙方約定之查證範圍與報告邊界。
  • 依AA1000查證標準,審查CSR報告書內容的實質性、完整性及回應性。
  • CSR報告書依GRI G3報告指南撰寫,審查CSR報告書所揭露之經濟/環境/社會績效指標之完整性與一致性。
  • 依報告品質原則,審查CSR報告書內容的平衡性、可比較性、準確性、時效性、清晰性及可靠性。
  • 出具需改善事項報告。

2.2第一階段查證
  • 對來自外部團體的議題相關於公司政策,進行高階管理層的審查,以確認聲明書的合適性。─ 與公司管理者討論有關利益相關者參與的方式,若需要,我們會訪談外部利益相關者。
  • 審查有關組織的關鍵性發展。
  • 審查財務與非財務報告相關的會計系統之廣度與成熟度。
  • 審查內部稽核的發現。─ 藉由與負責收集資料管理者的會議,查證報告中的關鍵數據與宣告。
  • 審查資料收集的流程與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 審查報告中所作宣告的支持性證據。
  • 針對公司報告及其相關AA1000查證標準中描述有關實質性、完整性及回應性原則的流程管理進行審查。
  • 書面審查需改善事項之追蹤。
  • 出具需改善事項報告。

2.3第二階段查證
  • 確認第一階段查證需改善事項的改善狀況與補充資料,必要時進行現場確認。
  • 對第一階段尚未完成查證的項目進行確認。─ 確認獨立查證聲明書出具符合性。

3. 出具獨立查證聲明書
在完成上述查證階段後,BSI即依據查證的結果,發出獨立查證聲明書,並註明雙方事先約定同意之保證等級。獨立查證聲明書內容包含獨立性聲明、查證範圍、方法、GRI G3報告指南符合性說明及查證意見聲明與建議。近年來國內企業已深深感受到來自如國際客戶、NGO組織或員工等各利益相關者,對其要求應負起更大社會責任的壓力,而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則以發行CSR報告書的方式,來回應其利益相關者所關切之議題。但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自行揭露報告書的資訊或數據是否完整與真實,仍存有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因此,對於尋求公正第三者的查證服務,已成為未來企業發行CSR報告書的趨勢。

英國AccountAbility組織發佈2008年版AA1000保證標準

英國AccountAbility 發佈第二版(2008年版)AA1000保證標準

作者: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 曾昭明秘書長(最後更新於2008/10/29)

AccountAbility 於10月24日,發佈第二版的AA1000保證標準,AA1000AS 2008。

AA1000保證標準,乃是針對有關於組織瞭解與回應其非財務性的永續性議題的性質和程度,以及組織對其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公開揭露的資訊的品質所進行的獨立保證作業,就其執行方式而設定的種種要求。

AccountAbility新版的AA1000保證標準(assurance standard),對其2003年發佈的第一版AA1000保證標準(AA1000AS 2003)進行了重大的修訂:

企圖改革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獨立保證作業,以縮小財務性報告、保證與非財務性報告、保證間的差距,提高企業非財務資訊揭露的嚴謹度。

此外,AA1000AS 2008 作為一個統合性的保證標準,也對處理永續性議題各特定構面的所有認證架構(如:永續森林管理認證標章、公平貿易認證標章,或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提供將其納入保證作業的方式。

AccountAbility 在其新聞稿說明,總計有超過45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參與了此次的保證標準修訂過程。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執行長 Ernst Ligteringen ,針對此次 AccountAbility 發佈的AA1000AS 2008 表示:「修訂過的AA1000保證標準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標準,可用來評估一個組織是否對其利害相關者負責。經由『包容性』,這個標準把利害相關者放進了保證作業的核心,並且追問這些利害相關者的聲音是否被聽到了,是否被回應了。AA1000保證標準,不但對有力量的公民社會團體來說是相關的,對希望去證明其課責性(accountability)的公司,也是同樣相關的。」

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Labelling Organisation;FLO)的執行長 Rob Cameron 則表示:「用來發展這個標準的包容性過程,特別是運用線上 wiki 這點,對未來多利害相關者的標準發展過程設下了標竿。我尤其高興看到,新的AA1000保證標準提供了一個在保證作業中承認諸如公平貿易認證標章等的其他永續性標準和認證過程,並視為保證佐證資料的方式。」

2008 年版AA1000保證標準與20003年版差異甚多。AccountAbility 同時也聲明,2003版的AA1000保證標準,可持續運用到2009年11月為止,之後2003年版的AA1000保證標準就會被撤銷。關於2008年版的AA1000保證標準,其中重大的修改有:

一、在結構上:

此次修訂的2008年版AA1000保證標準,共發展了三份文件來取代 AA1000AS 2003。2003年版的AA1000保證標準,由於將適用於報告發佈組織的原則與適用於保證機構的作業程序並列於同一文件,造成了使用者的困擾。因而, AA1000AS 2008 以不同的文件來更清楚地區別出報告發佈組織與保證作業機構各自的角色與責任。

AccountAbility 原則標準2008年版(AccountAbility Principles Standard;AA1000APS 2008)
:界定AccountAbility 原則和確立其判準,用意在釐清報告發佈組織和保證作業機構的期待。

A1000保證標準2008年版(AA1000AS 2008):現在保證標準乃明確作為保證作業機構提供保證時的的標準,設定對保證過程中每一元素的最低要求,並使得程序性要求較2003年版更為結構化,也更為細緻。

AA1000AS 2008 指引文件(Guidance for AA1000AS 2008):這是新發展的文件,源自於諮詢運作期間利害相關者的意見;指引文件從超越最低要求的角度來處理對資訊的需求。指引文件與

AA1000AS 2008 不同之處在於,指引文件對資訊品質的要求乃是非約束性的(non-binding)的。.

二、在課責性原則上:

原本的原則架構包含一項關於「包容性」的承諾,並佐以三項關於實質性(Materiality)、完整性(Completeness)和回應性(Responsiveness)的原則。AA1000APS 2008 則重新確立三項原則的架構,取消完整性原則,以包容性為基礎原則,再加上實質性和回應性兩項原則。保證作業機構將基於AA1000APS 2008 所設定的判準來評估一個組織是否符合這些原則與符合的程度。

三、在保證範圍的類型上:

AA1000AS 2008 在保證範圍上,區別了兩種類型。Type 1 需要評估組織是否符合AccountAbility課責性原則及其符合程度;Type 2 則在課責性原則層面的評估之外,還加上對特定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資訊的可信賴度的評估。Type 2 保證所指的特定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資訊,可包含在特定報告架構下的資料、主張、過程或績效。

四:在保證水準上:

AA1000AS 2008 在保證水準上,新增了兩個不同的保證水準:適度的(moderate)保證水準與高度的(high)保證水準。AA1000AS 2008並且描述了各保證水準所適用的最低保證作業要求。導引文件也對這些不同的保證水準與會計標準的作業水準之間的關連做出了說明。

五、在保證的方法論上:

新增對接案、執行和報告等保證作業元素,擬定了各項最低作業要求。

六、在保證聲明上:

新的標準對保證聲明的內容擬定了最低要求,但並未強制規定保證聲明所採用的語言。


因應金融風暴 AA 1000再造企業永續經營價值

來源: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
日期:2008年12月15日

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日前舉辦「社會責任與永續價值的保證」研討會,邀請專家暢談企業經由國際上第一個非專利性、資訊來源開放的AA 1000查驗標準,取得具公正性社會責任報告與績效,重新建立企業永續經營新價值。

不同過去安隆事件僅是知名企業醜陋內帳交易風暴,這波金融危機範圍除遠擴及經濟共同體,直接造成全球產業重傷,向來以值得信賴的金融企業價值也面臨社會質疑,間接打擊企業永續生存基石,影響層面逐漸擴及至其他產業,如何再創良好企業溝通模式,獲得社會大眾信任,將是企業是否永續生存的關鍵。

為此,BSI台灣分公司邀請AccountAbility標準長Dr. AlanKnight出席該研討會,討論新版AA 1000與企業永續生存密不可分的關鍵,更鼓勵台灣企業可善用該查驗標準,再創企業價值,甚至擠身成為全球知名企業。

Alan Knight指出,過去企業為追求永續生存,多把經營重心放在員工、股東,以及客戶等三大方向,反忽略最末端利害關係人溝通的重要性。廣義來說凡是與企業有利害關係的團體或個人,都可稱為利害關係人。

根據報告指出至今仍有73%企業沒有落實利害關係人溝通,如果長時間缺乏溝通,將導致一有議題發生,小聲音也能撼動企業基石;但企業如能重視這股潛流價值,將為企業開啟另一道門。
以今年5月經BSI英國標準協會查證的中鼎公司報告書為例,該公司報告書內容分別針對員工、社會、股東、顧客,以及供應商等利害關係者,建立不同良好互動模式,落實推展環境保護、節能推廣、科技研發,以及人才培育等,因而深獲社會正面評價。

對許多利害關係人來說,未經公正第三方所保證的「企業永續性報告書」是無法達成溝通最終目的信任。因此BSI就10月新發行AA 1000查證標準進行相關探討,會中引起眾多企業共鳴,期許未來台灣企業永續性報告書內容,能確實符合包容性、實質性及回應性三大原則,以達成「企業永續經營」目標。

Alan Knight博士
目前任職AccountAbility標準與相關服務部門的主管,領導發展相關的標準,包括日前改版的AA1000保證標準,都是在Alan Knight手中完成。此外,Alan Knight的工作也包括標準的研究、對外宣導與傳佈,以及相關的諮詢與教育訓練。Alan Kinght在法規與標準的開發與分析,系統設計與執行、監測、評價,永續報告系統,利害相關人議合,以及系統化的能力建構等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擁有15年以上的永續議題經驗。他的經歷包括在加拿大標準協會工作過7年,包括參與ISO與其他國際性標準組織。6年在ICF顧問公司為財星500大企業,以及政府機構提供在環境與企業責任議題的顧問服務,並擔任英國最大之一的NGO在奈及利亞的領導人4年。Alan擁有產業顧問經驗豐富,與包括電力業、製造業、油氣業、航空業、化學業、造紙業與金融業,並執筆多項與永續主題相關的標準。他也是多個管理系統、稽核、績效評估與報告等諮詢或技術委員會的成員,也在許多國家任職過,幅員橫跨歐洲、非洲、亞洲、北美洲與南美洲。

相關連結:永續性不信?提升企業永續報告書信賴度之標準 by 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永續報告書查證產品經理暨業務及市場部 黃雪娟協理

2009年英文《Fortune》雜誌企業社會責任評級:艱難時期顯責任

2008 年企業社會責任評級

來源:英文《Fortune》雜誌

在全球經濟放緩之際,繼續保持環保——或者說保持透明,或者說做一個各方面都良好的企業公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管理層和股東會對公司支出的每一分錢都盯得很緊。因此,很多企業減少了所謂的具有社會責任的活動,如削減公司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一種測量某個公司、家庭或個人每日消耗二氧化碳量對環境影響的指標——譯注)或者在發展中國家開辦業務。

但是,2008年企業社會責任評級(Accountability Rating)中排名非常靠前的那些企業,並沒有把企業社會責任視為可有可無的經營策略。“以負責任的方式行事,對於我們長期的業務成功至關重要。”移動電話運營商沃達豐(Vodafone)的企業社會責任總監克裏斯·伯格斯(Chris Burgess)說。

2008 年,《財富》雜誌第四次與位於倫敦的智囊機構 AccountAbility 及營利性諮詢公司 Csrnetwork 合作編制年度排名,評估全球 100 強公司追求社會目標和環境目標的情況。該評級是在瑞士資料提供商 Asset4 提供的資料的支援下進行的,它衡量公司在負責任經營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產生的影響。

因此,2008 年排名第1位的沃達豐,由於在這一年宣佈要在 2020 年以前實現碳排放減半的計畫——這一計畫的實施情況將受到長期跟蹤——而得分不少。為沃達豐贏得分數的,還有它在肯雅農村地區提供廉價電話和移動銀行業務,這些業務為其贏得了可觀的經營業績。沃達豐稱,目前它在這些地區的客戶人數已超過 400 萬。

據伯格斯介紹,沃達豐的移動銀行業務是作為一項企業社會責任活動而發起的,但不久就轉移到一個業務部門的旗下。沃達豐和其他企業社會責任排名領先企業表示,為低端客戶服務並不等於利他主義,這些公司確實相信這些客戶將會是它們業務的忠實用戶,並且在他們更加富有後會消費公司的更多產品。

毫無疑問,有幾家排名靠前的公司,因為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正在身陷困境,包括排名第 2 的通用電氣和排名第 5 的蘇格蘭哈裏法克斯銀行(HBOS,有關銀行業的更多情況,參見附文)。但這並不意味公司在艱難時期應放棄負責任的行為。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包括透明度及與利益相關方的接觸。既然納稅人現在正在救援銀行和保險公司,這些公司就必須要更加負責地行事,無論他們是否願意。

信貸危機的影響

眾所周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他瞭解的公司並長期持有股權。最近,他投資了通用電氣公司(2008 年企業社會責任評級排名第 2)。那麼,在以對社會負責的方式投資方面,他是否也能贏得聲譽呢?

不完全是。巴菲特自己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在我們的榜單上排名最後;另外,他投資的高盛集團 2008 年排名下降了 10 位,降至第 86 名。但如果巴菲特投資通用電氣的策略證明是正確的,也許投資者今後將會更加正面地看待其他高度負責任的公司。

事實上,有人可能會說,負責任的公司在管理全球金融危機方面好於負責程度較低的同行。以在這場危機中可能生還的兩個企業為例:巴克萊銀行(Barclays),它收購了破產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資產;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收購了美林集團(Merrill Lynch)。巴克萊 2008 年排名第 12;美國銀行排名下降了幾位,位列第 70 名,但其總體社會責任得分提升了 8 分(它的總體社會責任得分已是連續第五年小幅上升)。

相反,在本次危機中遭受打擊最為嚴重的兩個行業——投資銀行和保險——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有所減少。由於企業文化相對封閉,2008 年這兩個行業的平均得分只有 36 分。

當然,負責任的公司也有可能倒閉。例如英國政府正在拯救蘇格蘭哈裏法克斯銀行(HBOS,排名第 5)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排名第 27)。除非有更嚴格的規\u7bc4或監管部門要求更加全面的透明度,否則開放程度較高的銀行跟他們較封閉的同行一樣脆弱。

與此同時,科技部門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排名大幅提升。惠普(HP)和 IBM 由於在低碳創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均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那麼,企業社會責任能夠幫助最大型的公司在全球放緩中度過難關,甚至取得發展嗎?企業社會責任並不能為企業買得特殊的待遇,但負責任的公司往往更透明,並且能夠更好地管理負面的風險。這些正是所有嚴肅的投資者——包括沃倫·巴菲特——欣賞的做法。

—Simon Zadek,Alex MacGillivray

調查方法

企業社會責任評級衡量企業將負責任的行為融入其經營方式的程度,以及管理其影響的有效程度。該評級於 2004 年由一家全球性非營利性智囊機構 AccountAbility 和一家國際性企業社會責任諮詢公司 Csrnetwork 首次推出。在本次排名的最後清單分析方面,瑞士資料提供商 Asset4 向這兩家創始合夥企業提供了協助。每一家公司在四個方面各獲得一個得分,總分為 100 分。這四個方面是:

戰略意圖:業務戰略的設計是否考慮到了相關的社會和環境趨勢,以及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
治理和管理制度:在制定戰略和公司政策時,高級管理人員和諮詢委員會是否考慮利益相關方問題?
接觸:公司是否與對其業務擁有利益的人、可能受到其業務影響的人以及可能影響其業務的人進行對話?
經營業績:公司是否管理其最重要的社會和環境影響?

企業社會責任評級考察的對像是財富全球 500 強企業的前 100 家。一個分析師團隊評估從這些公司取得的所有可用資訊,包括他們的年度報告、社會和環境報告及網站(截止日期為 2008 年 7 月 15 日)。評級過程使用一個自有的框架,針對每家公司詢問 30 個行業特定的問題和 145 個一般性的問題,外加 5 個聯繫公司業績及其所在行業整體環境的宏觀問題。

註:被調查公司中,有 AccountAbility、Csrnetwork 和 Asset4 的客戶、合夥人或股東。但是,評級過程沒有考慮任何此等關係或者任何誘導因素。

英文《財富》雜誌2008年全球100強企業社會責任排行榜公佈

2008年11月13日,美國《財富》雜誌公佈了2008年全球100強企業社會責任排名,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三家中國企業入圍,分別排名第55位、第84位、第87位。其中,國家電網排名較2007年度提升了14位,獲得中國企業歷史最好排名。

上榜企業分佈於三大洲共18國家。其中,歐洲51家、美國31家、亞洲16家、拉丁美洲2家。在入選的亞洲企業中,日本8家、韓國4家、中國3家、馬來西亞1家。上榜企業分別來自10個行業,包括金融、通信電子、石化、汽車、公用事業、商業與零售、制藥與保健、化學及材料、郵政物流、原材料。其中,入選企業最多的四個行業分別為金融29家、通信電子17家、石化17家、汽車12家,累計占全部入選企業的75%。未來可能進入《財富》全球100強社會責任排行榜的中國企業,是本年度分列全球500強第133和148位的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移動。

在排行榜中,全球100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平均得分為45.4分,較上年度提高約15%,顯示上榜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普遍有所進步。其中得分超過60分以上的企業共有12家,排名第一的英國移動電話運營商沃達豐得分為77.7分。在亞洲企業中,除日本企業平均得分48分超過全球企業平均得分之外,韓國、中國和馬來西亞企業平均得分均未達到全球企業平均得分。

在入圍的3家中國企業中,國家電網公司得分45.9分,超過了全球企業的平均得分,比2007年得分提高了15分;中石化得分30.3分,較上年度得分減少了5.9分。中石油得分29.1分,較上年度得分增加了3.1分。國家電網公司得分較排名第40位的法國興業銀行差3.6分,較排名第50位的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差1分,是中國企業迄今獲得的最高得分。

《財富》全球100強企業社會責任排名的範圍是當年《財富》全球500強中的前100名企業。排名標準採用英國AccountAbility機構和CSRnetwork公司合作開發的AA Rating社會責任標準,包括公司戰略、公司治理與管理、利益相關方參與、運營績效等四個方面。

摘自《WTO經濟導刊》

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佈《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指引》通知

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
暨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指引》的通知

各上市公司:

為宣導各上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落實可持續發展及科學發展觀,促進公司在關注自身及全體股東經濟利益的同時,充分關注包括公司員工、債權人、客戶、消費者及社區在內的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利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現就本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做出如下要求。

一、各上市公司應增強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意識,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保護股東利益的同時,重視公司對利益相關者、社會、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方面的非商業貢獻。公司應自覺將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相結合,將自身發展與社會全面均衡發展相結合,努力超越自我商業目標。

二、公司應根據所處行業及自身經營特點,形成符合本公司實際的社會責任戰略規劃及工作機制。公司的社會責任戰略規劃至少應當包括公司的商業倫理準則、員工保障計畫及職業發展支持計畫、合理利用資源及有效保護環境的技術投入及研發計畫、社會發展資助計畫以及對社會責任規劃進行落實管理及監督的機制安排等內容。

三、本所鼓勵公司根據《證券法》、《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及時披露公司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特色做法及取得的成績,並在披露公司年度報告的同時在本所網站上披露公司的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四、公司可以在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每股社會貢獻值,即在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礎上,增加公司年內為國家創造的稅收、向員工支付的工資、向銀行等債權人給付的借款利息、公司對外捐贈額等為其他利益相關者創造的價值額,並扣除公司因環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會成本,計算形成的公司為社會創造的每股增值額,從而幫助社會公眾更全面地瞭解公司為其股東、員工、客戶、債權人、社區以及整個社會所創造的真正價值。

五、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特點擬定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的具體內容,但報告至少應當包括如下方面:  
(一)公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例如對員工健康及安全的保護、對所在社區的保護及支援、對產品品質的把關等;
(二)公司在促進環境及生態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例如如何防止並減少污染環境、如何保護水資源及能源、如何保證所在區域的適合居住性、以及如何保護並提高所在區域的生物多樣性等;
(三)公司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例如如何通過其產品及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如何為員工創造更好的工作機會及未來發展、如何為其股東帶來給高的經濟回報等。

六、公司申請披露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的,應向本所提交以下文件:
(一)公告文稿;  
(二)公司董事會關於審議通過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的決議;  
(三)公司監事會關於審核同意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的決議;  
(四)本所認為必要的其他檔。

七、對重視社會責任承擔工作,並能積極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本所將優先考慮其入選上證公司治理板塊,並相應簡化對其臨時公告的審核工作。

八、本所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適時制定公司社會責任承擔的具體資訊披露指引。

九、根據國家環保總局於2008年2月發佈的《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環境資訊公開辦法(試行)》要求,現制定並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指引》,見附件,請遵照執行。

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OO八年五月十四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指引

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國發〔2005〕39號)關於企業應當公開環境資訊的要求,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履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促進上市公司重視並改進環境保護工作,加強對上市公司環境保護工作的社會監督,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發佈的《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國家環保總局令第35號)以及《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規定,現就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的要求明確如下。

二、上市公司發生以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重大事件,且可能對其股票及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上市公司應當自該事件發生之日起兩日內及時披露事件情況及對公司經營以及利益相關者可能產生的影響。
(一)公司有新、改、擴建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建設專案等重大投資行為的;  
(二)公司因為環境違法違規被環保部門調查,或者受到重大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的,或被有關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門決定限期治理或者停產、搬遷、關閉的;  
(三)公司由於環境問題涉及重大訴訟或者其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被抵押、質押的;  
(四)公司被國家環保部門列入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的;  
(五)新公佈的環境法律、法規、規章、行業政策可能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的;  
(六)可能對上市公司證券及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有關環境保護的重大事件。  

三、上市公司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在公司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或單獨披露如下環境資訊:  (一)公司環境保護方針、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及成效;  
(二)公司年度資源消耗總量;  
(三)公司環保投資和環境技術開發情況;  
(四)公司排放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和去向;  
(五)公司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六)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的處理、處置情況,廢棄產品的回收、綜合利用情況;  (七)與環保部門簽訂的改善環境行為的自願協議;  
(八)公司受到環保部門獎勵的情況;  
(九)企業自願公開的其他環境資訊。  
對從事火力發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礦產開發等對環境影響較大行業的公司,應當披露前款第(一)至(七)項所列的環境資訊,並應重點說明公司在環保投資和環境技術開發方面的工作情況。  

四、被列入環保部門的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的上市公司,應當在環保部門公佈名單後兩日內披露下列資訊:
(一)公司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超總量情況;  
(二)公司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三)公司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四)公司為減少污染物排放所採取的措施及今後的工作安排。  
上市公司不得以商業秘密為由,拒絕公開前款所列的環境資訊。  

五、上市公司申請披露前述環境資訊時,應當向本所提交以下備查檔:  
(一)公告文稿;  
(二)關於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建設專案等重大投資行為的董事會決議(如涉及);  
(三)環保部門出具的處罰決定書或相關檔(如涉及);  
(四)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被抵押、質押的證明檔(如涉及);  
(五)其他可能涉及的證明檔。  

六、根據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公司必須履行的責任及承擔的義務,且符合《企業會計準則》中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公司應當披露已經在財務報告中計提的相關預計負債的金額。  

七、依據本指引第三條自願披露的資訊,公司可以僅在本所網站上披露。依據本指引其他規定應當披露的資訊,公司必須在證監會指定報刊及網站上同時披露。  

八、對不能按規定要求,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相關環境資訊的,本所將視其情節輕重,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採取必要的懲戒措施。  

九、本指引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OO八年五月十四日

三月號中文版《財富Fortune》雜誌封面專題:2009年中國企業責任調查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變革製造者

來源:2009年3月號中文版《財富Fortune》雜誌

特約作者:西蒙•紮德克 喬舒華

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和實踐是如何演變的?中國企業如何將對人、地球和利潤的關注進行通盤考量?在政商兩界的決策者看來,企業社會責任會給在中國的公司帶來什麼?

帶這些問題,《財富》(中文版)雜誌邀請政府高官和商界領袖參與了第三次企業社會責任年度調查。本次調查由全球智庫及諮詢機構 AccountAbility 設計。調查結果證明瞭企業社會責任(CSR)在公司在華戰略議程中正日益凸顯和得到認可。將對社會和環境的考量納入公司總體戰略能改善長期業績,這一共識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此外,大家也越來越認識到,如果缺乏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光有承諾和優良的慣例是不夠的。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 2009 年 1 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言時表示,“五到十年前,有人在散佈‘中國崩潰論’,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能夠持續發展下去;三五年前,有人則在宣揚‘中國威脅論’,因為他們害怕中國的發展;今天大家都在講的是中國的責任。”

定調: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是一種會持續下去的趨勢。”與去年相比,在我們今年的調查中有超過半數的回復者(56%,去年為 49%)同意這種觀點。此外,人們還從核心商業慣例角度來定義企業責任,比如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91%)、保護環境並節約資源(91%)和誠信經營、恪守商業道德(89%)。

四分之三的回復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還意味兌現對員工個人和職業發展的義務(77%)、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75%)和將核心產品對環境和社會的負面影響最小化(72%)。還有比例略少的人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應該包括減少碳排放(68%)。不過,只有 41% 的人認為支援當地社區的發展也是企業責任的一部分。

回復者還認為,公司在考慮其商業慣例和互動關係所帶來的影響時,應不僅僅局限於其自身——62% 的人表示,應該在外包時對當地經濟體予以支持。

今年的企業社會責任調查傳遞了一條清晰的資訊:中國的決策者在更加戰略性地看待企業社會責任。兩年前,只有 36% 的回復者認為將社會影響和公司戰略通盤考量是公司的要務之一。現在,75% 的人表示制定這種負責任的競爭力戰略是第一要務。改善治理的重要性也由 46% 大幅提升至 70%。加強對社會和環境影響的管理則由 41% 提高到 63%。接觸利益相關者、公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和就環境業績或機構責任的補償尋求第三方保障的重要性也有所增加。

其中一家引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和第三方保障機制的公司是中國遠洋運輸公司(中遠)。該公司引用聯合國全球契約原則、全球報告計畫指南和 AA1000 公司責任標準等國際準則來充實其報告內容。通過這些措施,中遠令國內和國際利益相關者確信它在腳踏實地地履行社會和環境責任,而且符合國際通用慣例。正如中遠總裁魏家福所言,“跨國公司間的競爭已經從硬實力向軟實力轉型,從單純依靠技術和產品競爭力向企業社會責任和社會道德等理念轉型。先進的企業責任理念和操作慣例已構成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瞭解動因:中國公司為什麼實施企業社會責任計畫?

回復者給出了清晰的資訊:實施企業社會責任計畫的動力之一是更出色的業績,81% 的人認同履行社會責任確實有助於提升長期業績。

另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決策者認為,政府政策或指引也是中國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最重要刺激因素。

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因素,全方位競爭優勢再度排在高位。例如,沃爾瑪(Wal-Mart)最近要求各大中國供應商執行更為嚴格的社會和環境標準,此舉對許多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確實,85% 的回復者期待具有社會和環境價值的產品能夠擁有更大的市場。通用電氣(GE)的“綠色創想”(Eco-Imagination)可能是這類開發環境友好型新產品活動中最知名的範例。

實施企業社會責任計畫的原因中,排名第四的是媒體在塑造公司形象中的作用。中國的媒體眼下不僅僅報導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個案,而是越來越多地關注在這方面的好做法。在中國頒發的數個獎項和排名榜,如《WTO 經濟導刊》(WTO Tribune)公佈的的“金蜜蜂光榮榜”、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綠色公司獎”及在浦東開展的名為“責任度競爭力指數”的試驗性活動等,均受到了媒體的關注。與此同時,本期《財富》(中文版)也將 AccountAbility 的排行榜放在顯要位置。

所有這些問題對在中國開展業務都舉足輕重,而且也會關乎在海外運營的成敗。我們的回復者對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時應考慮哪些問題的看法,與他們對企業為何要負責任地經營的看法有眾多不謀而合之處,這一點絲毫不足為奇。關於前者(進軍國際),最重要的因素依次為產品創新的機遇、公司治理、稅收優惠、品牌形象和長期盈利。不過,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考量和具體付諸實施是兩回事。

對執行的思考:中國公司如何把企業社會責任付諸實施?

中國公司正越來越多地通過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就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尋求與利益相關者溝通,以理解各方的關注點並通報自身業績。各類會議、網上調查、論壇和行業協會等,都是接觸利益相關者的常用管道。四分之一的回復者表示,所在公司會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儘管自去年以來發佈或醞釀發佈報告的公司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有 69% 的回復者認為中國公司應當公開其供應鏈的社會和環境表現。

作為關鍵的利益相關者,供應商也被認為是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的關鍵環節。69% 的回復者認為,公司應該通過報告來自上游和下游的影響來使供應商參與其中,比如在供應鏈中擁有社會和環保認證的公司比例。62% 的人認為公司應該採購當地產品。

當被問到什麼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最大障礙時,我們的回復者一直以來都認為“缺乏認知”是最大的問題。

也許缺乏認知也解釋了為何相當大比例的回復者(44%)不確定中國公司是否能在低碳競爭力方面成為全球領先者。

由於環境對於我們的回復者來說十分重要,因此增強這方面認知的方法之一是與那些在名單上排位靠後的利益相關者溝通,如環保主義者、政府的技術專家、學術界和私營部門。例如,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邀請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人士視察它的工廠,請他們指出在環保方面有待改進的地方。“降低成本的壓力”這一選項被加入今年的調查,不過回復者認為,這並不是導致不負責任的經營方式的主要原因。

對於挑戰的思考:尋求機遇

目前,眾多挑戰和機遇並存。不過,這份調查凸顯了中國與發達國家在企業社會責任對待方式上的巨大脫節。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似乎是由政府壓力、公司自身利益和媒體監督等幾方面綜合因素而推動的。而發達國家的利益相關者對這三方面並不信任。AccountAbility 公司 2009 年 3 月份題為“在經濟滑坡中消費者信任的是什麼”的報告中指出,只有 2% 的英國消費者相信商界能為他們的社會及環境提供保障。而政府則只獲得 10% 的消費者的信任。

在許多西方國家,對帶有森林管理委員會(FSC)及公平貿易(Fairtrade)標識等經過認證的“負責任”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大。家居裝飾商店宜家(Ikea)使用經過 FSC 認證的木材,因為它的顧客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要求實行這種嚴格的環境管理。目前,FSC 認證的木材供不應求,經過 FSC 認證的紙張甚至只夠用來印刷最新的《哈裏·波特》小說的一部分。

儘管回復者在是否有必要為企業責任制定統一標準方面存在分歧,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通過採用能夠反映價值和競爭優勢的國際自願標準以及在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一起逐步制定自身標準過程中,中國企業也許能夠獲得更多的認知和認可。由於中國在符合 FSC 這類國際標準的木材產品上擁有絕對優勢,這就使相對不知名的中國紙業或傢俱企業可以給產品定更高的價格,另外也有助於它們開拓國外市場。另外一個例子是中國紡織服裝協會(Chinese Textile and Apparel Association)的自願性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系統 CSC9000T,它有可能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高勞動標準,並抵消中國勞動力成本增長所帶來的不利因素。

中國負責企業的社會責任領導者在這些自願標準形成過程中將起到推動作用,這將為國內及國際市場上的中國企業提供幫助。不久前,AccountAbility 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商務部和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一起合作完成了一個旨在提高中國貿易可持續性的為期兩年的研究專案。這一研究凸顯了國內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中表述中國價值觀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要性。使用或推廣已為國際認可或可能認可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有助於使其他國家瞭解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是如何確保企業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

AccountAbility 公司還與中德企業社會責任工程(Sino-German CSR Proejct,GTZ)及浙江省政府合作,研究“負責任的競爭力”在紡織和機械行業中的潛力。此項研究的重點之一,是確定現有的哪些國際標準(如果有的話)能讓國際買家確信浙江企業生產的藥品是安全的,以及確信其紡織品是對社會、對環保友好型的。

將負責任變成競爭力

社會及環境問題不會像投資於複雜衍生產品上的資金那樣消失。即便是在經濟下滑時期,企業也在進行環保解決方案的革新。沃爾瑪公司最近宣佈了一項目標,即到 2011 年,其北美市場產品中造成水污染的磷酸鹽含量爭取減少 70% ,並且將根據中國國家電網公司關於超高壓輸電線為中國電力用戶節約資金和能源的研究報告獎勵其最負責任的 1,000 家供應商。然而,即使是如此龐大的企業,也無法靠一己之力改變市場。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如果因增加成本及承擔別人所忽視的責任而可能造成的潛在競爭力劣勢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它們才願意負責任地開展經營。這就要求相關政府、其他企業及民間社會組織將激勵和懲罰措施很好地結合起來。

從國資委 2008 年 1 號檔中針對國有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實施規定到商務部出臺的企業社會責任指導方針都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已經先行一步,開始通過政府的努力對負責任的企業行為加以引導。幾個省份都已發佈了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的指導方針。上海市已經率先開始實施這種方針,浦東新區成為首個試點地區。目前,浦東正力建立責任度競爭力指數(Responsible Competitiveness Index),幫助市政管理者瞭解政策措施及可持續發展需要企業和民間機構採取的行動。整個中國的官僚系統似乎在暗中競賽,看誰能夠對中國正式和非正式的經濟規則進行革新,以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重建中國的國際競爭力。

2008 年 11 月,在秘魯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高峰會上,胡錦濤主席在對企業首席執行官們的講話中重指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企業應該樹立全球責任的理念,包括在自身制定業務戰略時考慮到社會責任,遵守企業經營所在國家的法律及國際通用的商業慣例,改進管理模式,追求經濟回報和社會效應的統一。”

企業社會責任會繼續存在於中國,中國有機會利用本土特色的模式來擴大目前的試驗性專案規模,從而推動競爭力的提高。過去三年的 AccountAbility 公司和《財富》(中文版)企業社會責任調查,都反映出中國企業樂觀地認為中國商界有能力進軍那些能夠給可持續發展性帶來回報的市場。現在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變革製造者們幫助各個團體瞭解並從可持續發展中獲益的時候了。機會就在前方。

企業社會責任2009年調查方法

形式:以電子郵件形式邀請參與調查,自行選擇是否參與並連線至線上調查問卷。
受邀人數:20,000
回饋人數:1,851
回饋率:9.3 %

受邀人員構成
大型企業高管:40%
中小企業高管:30%
學者:10%
政府官員:10%
專家:10%

回復者所在地
北京:18.5%
廣東:18%
上海:14.9%
江蘇:9.8%
山東:6.6%
浙江:4.7%

回復者在組織機構中的級別
副總監或以上:>50%

教育水準
專科:12.7%
本科:45.7%
研究生:29%
博士: 6.3%
其他: 6.3%

行業門類
製造業:24.9%
批發 / 零售管理:11.6%
資訊系統 / 網路:8.4%
諮詢:5.9%
進出口:5.4%
銀行 / 金融 / 投資:5.1%
房地產:3.3%
政府:3.7%
學術或研究機構:1.5%

註:關於公司行為的調查結果僅採用公司管理人員的回饋,不包括來自政府、專家和學者的回饋。

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及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披露工作的通知》

上海證券交易所
《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及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披露工作的通知》

各上市公司:

為宣導上市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發揮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先進示範作用;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準,我部擬從2008年年度報告披露開始,在部分上市公司中推行披露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和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以下簡稱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一、在本所上市的“上證公司治理板塊”樣本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公司及金融類公司(名單見附表),須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及《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資訊披露指引〉的通知》要求,在披露2008年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同時,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

二、相關公司董事會秘書應及時協助公司董事會全體成員瞭解、熟悉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的編制要求,做好編制和披露的各項準備工作。

三、相關公司董事會應在審議年度報告相關事項的同時,對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分別單獨形成決議。公司申請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時,應向本所提交以下文件:
(一)報告文稿;
(二)公司董事會關於審議通過上述報告的決議;
(三)本所要求的其他檔。

四、我所將在近期發佈的2008年年報通知中進一步明確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的披露要求。  特此通知。

附表:須隨2008年年報同時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和內控報告的公司名單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12月4日

第三方審驗:提升CSR報告可信度

第三方審驗:提升CSR報告可信度

來源:2008年12月17日 北京《公益時報》

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企業新價值的重要體現。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作為企業良好表現的客觀依據,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

12月1日,英國非營利組織AccountAbility與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同盟,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挪威船級社等宣佈最新修訂版的《AA1000審驗標準(2008)》在北京正式發佈。有專家表示,這一標準的出臺必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品質,提升報告的可信度,從而引導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入“井噴”階段  

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推廣,近年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格局有了明顯變化。企業社會責任已經從原來較為單一的勞工問題延展到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作為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披露的主要方法,也越來越被社會各界所推崇。據瞭解,截至今年11月,已有121家企業發佈了社會責任報告,其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將近翻了一番;這個數字也接近了此前中國企業歷年發佈社會責任報告的總和。業內專家表示,2008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入“井噴”階段。  

雖然如此,在很多人看來,發佈社會責任報告只是企業處理公共關係、粉飾自身形象的一種手段。很多人覺得,報告所披露的資訊與企業的實際行為並不吻合。報告數量的增加並沒有同時帶來公眾對企業信任水準的提高。“隨著社會各界對報告可信度的要求,對CSR報告進行獨立的第三方審驗顯得極其必要。”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經濟學博士鄭若娟接受《公益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如果公司的可持續績效並沒有通過獨立檢查或審驗,無論是關於氣候變化,勞動標準還是腐敗問題,人們為什麼要相信企業自己在這方面的結論呢?”國內一家非營利機構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在他看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如果沒有第三方審計就像沒有受審計的財務報告一樣,可信度將大打折扣。第三方審驗最新標準出臺  

2003年,AccountAbility發佈了全球首個可持續發展審驗標準《AA1000審驗標準》。它的問世大大保證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可信度和品質,對第三方獨立審驗提供了規範,受到了很多機構的青睞。  

但隨著近年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的不斷完善,2003年版的《AA1000 審驗標準》中一些模糊性的原則和程式已經不再適宜。為改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獨立審驗,並重建人們對於透明而有效率的商業實踐的信心,今年12月1日,AccountAbility在北京發佈了最新版本的可持續審驗標準《AA1000審驗標準(2008)》。  

“雖然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不斷增加,但目前只有少數企業的報告進行了審核。在審驗方面,大多數企業並未採取措施。”鄭若娟表示,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品質不容樂觀的情況下,需要從各個方面完善,尤其在第三方審驗方面。  

她強調說,對中國本地企業來說,在進入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審驗可以通過幫助利益相關方評估企業的可靠性和可持續性來提升公司信用度,從而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企業推崇第三方審驗  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是中國第一家運用AA1000系列標準接受第三方進行可持續發展審驗的中國企業,從2006年起就採納AA1000可持續發展審驗標準,並聘請挪威船級社進行報告可靠性審驗。  

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可持續發展與全面風險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欣迎表示,“作為AA1000的應用和實踐者,中遠集團認為新版AA1000的發佈必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品質,有助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AA1000審驗標準(2008)》確立了審驗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最低要求。但這項審驗標準卻比2003版的標準包含了更多結構性的,程式上的細節規範,它將成為單獨為審驗提供方提供的標準。

中国中型上市公司CSR報告水準堪憂

中国中型上市公司CSR報告水準堪憂

來源:2009年2月17日 北京《公益時報》

編者按:作為“深證100指數”成員企業,永新股份和銀基發展兩家上市公司積極回應深交所的相關規範,在2009年伊始首次公開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這本來是一件具有行業示範性意義的“大事”,但其初次報告水準極其“粗糙”。這是上市公司披露報告的個別現象還是已經形成了集體“窪地”,此現象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

日前,國內領先的企業社會責任諮詢機構潤靈公益事業諮詢(RLCCW)發佈了其對深交所上市企業永新股份(002014)和銀基發展(000511)2008年CSR報告的評價報告。在滿分為100分的MCT-CSR報告專業評價體系下,永新股份的報告僅得到21.96分、銀基發展的報告得到23.30分,大大低於目前45.39分的國內CSR報告平均水準,墊底CSR報告評價排行榜。

總體而言,這兩份CSR報告的形式與規範標準相去較遠:報告結構的系統性不足,造成戰略和績效披露簡單、零散;報告形式單一,全篇只有文字資料,並無其他材料佐證;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度較低;缺乏必要的絕對數值和比較數值,無法清晰地作為評價企業履責的依據;缺乏獨立的第三方證言和外部審計,導致報告的整體置信度下降等等。

就此看來,深市上市企業的CSR報告披露水準並不樂觀,這與深交所要求企業發佈社會責任報告的初衷大相徑庭。

上市公司CSR披露是否會形成集體“窪地”

2008年底,深交所明確要求納入“深證 100 指數”的上市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的規定披露社會責任報告,說明公司在股東、債權人、職工、供應商、客戶、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社會公益等方面建立社會責任制度情況和履行情況等。此後,上證所也相繼向各上市公司發出《關於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及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披露工作的通知》。 作為“深證100指數”成員企業,永新股份和銀基發展兩家上市公司積極回應深交所的相關規範,在2009年伊始首次公開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這本來是一件具有行業示範性意義的“大事”,但為什麼其初次報告水準與“攜程旅行網”“中核集團”等初次發佈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相差較大?這是應規披露與自願披露之間固有的鴻溝還是個別現象?他們的披露方式會不會被其後發佈CSR報告的上市企業效仿,形成上市公司CSR披露的集體“窪地”?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因為這不僅僅是某個企業責任品牌和責任競爭力的一家之事,更是對中國上市公司CSR報告整體披露水準產生重要影響的大事。

以硬性規定的方式要求企業披露社會責任報告,說明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一項衡量上市公司價值的重要指標,深交所和上交所的要求旨在以CSR報告作為企業CSR良好表現的客觀依據,並宣導上市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社會責任體系,提高公司治理水準。戰略上的輕視導致品質報告低下 深交所所做的硬性要求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也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應付差事”,從證券交易所的角度要求企業進行CSR報告披露是存在多年的國際慣例,這也是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和社會責任管理與國外接軌的重要過程。

然而從被要求的企業發佈的社會責任報告來看,企業並沒有完全領會深交所的“一片苦心”,在戰略上和行動上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在與某家已經發佈CSR報告的深交所上市公司進行例行溝通時,負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工作的企業管理人員明確表示:企業社會責任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其公司治理的重點工作領域。

由此可見,企業本身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不足和戰略上的輕視直接導致了CSR報告品質堪憂。如果所有企業都將CSR報告僅僅看作一紙報告,僅有針對性的應對深交所的規定而作出表面回應以示遵守,那麼CSR報告披露就將失去其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此時,我們更願意站在發佈CSR報告的中型企業的角度來體諒他們的難處:國際經濟危機帶來的出口銳減、業務萎縮;內部高層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還停留在“學雷鋒,做好事”層面;業務萎縮帶來的管理支出壓縮;證券監管部門和證券交易所強制發佈的巨大壓力等等,這些都是中型上市公司面臨的嚴酷事實。

在並不清楚“CSR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麼”的疑問中,企業不由自主的減慢了履行社會責任和披露社會責任戰略及績效的腳步。我想,真正能夠扭轉這種不樂觀現狀的做法是讓企業真正找到履行社會責任和披露社會責任績效的源動力,自覺自主的在經濟環境的低谷期最大限度的進行CSR投入和建設。尋覓源動力是解決之道 那麼,企業的CSR源動力何在?我認為,這種源動力分為內驅力和外驅力兩部分,所謂內驅力,顧名思義,就是企業內部努力履行社會責任的自願性、自覺性和自主性,這種內驅力來自於對企業管理本身、社會發展和經濟環境的準確判斷:企業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管理體系能給企業帶來至少三個方面的收益,一是核心競爭力的強化,二是責任品牌的樹立,三是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的提高; 企業社會責任是中國社會的終極訴求,我們講的“在好人那裏買好東西”的樸素責任消費理念是中國社會不斷衍進的方向;5.12地震期間坊間流傳的各種“鐵公雞排行榜”實際上是一種獲取了錯誤資訊的責任消費萌芽,是代表了一種社會發展方向的先進意識;企業社會責任作為國際經濟環境下的普遍要求成為出口、上市、融資等企業關鍵環節的重要影響因素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可以成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披露社會責任績效的內驅力。

所謂外驅力,是指企業外部的利益相關者,社會團體以及政府施加的外力,這種外力可以表現為投資者的責任投資傾向(即只投資於規範履責企業,如世界範圍內的SRI責任投資基金),也可以表現為非營利組織針對企業不良行為的揭露和抗議(如綠色和平對於蘋果iphone含有BFR和PVC的抗議大大影響了手機的銷量),當然也包括政府及監管機構制定和發佈的法律法規(如此次深交所制定的CSR報告發佈規則)等。

內驅力與外驅力的均衡作用,成為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披露責任績效的發動機。有了發動機創造的強大動力,企業才可能在社會責任的道路上走的更遠,邁步更快。

我們希望每一個企業,不論上市與否,都能夠尋覓到本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均衡源動力,只有這樣,社會責任才能在企業管理中真正佔有一席之地,企業也才能避免因責任缺失而被社會所淘汰。

對於那些剛剛找到企業社會責任源動力的企業,我們不能強求其一步達到“CSR戰略-CSR制度-CSR專案設計-CSR績效評價-CSR報告編制”的規範管理水準,但是至少,找到動力的企業是不斷進步的,情況是由悲觀轉向樂觀的。由此,類似永新股份和銀基發展2008年CSR報告這樣的不佳報告範例才能真正成為中國CSR報告發展歷程上一頁短暫的回顧。

(作者係潤靈公益事業諮詢CSR首席諮詢師張浩而)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中國拜耳:CSR是一項持之以恆的長遠計畫

中國拜耳:CSR是一項持之以恆的長遠計畫

訪談嘉賓:拜耳(中國)有限責任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華威濂

來源:2009年3月9日 北京《WTO經濟導刊》

採訪華威濂之前,對他那一口流利的漢語早有耳聞,他1987年便來到中國,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在拜耳開展“博愛計畫”之志願者活動時,他與拜耳志願者們同吃同住一起為災區人民服務。

在清華大學,他把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傳授給MBA,希望通過自己的講解,讓更多的“准商界精英”們樹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華威濂說,企業社會責任對他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而對於拜耳而言,在教育、科技、環保、文化等方面通過一系列專案的實施充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RO應當起到統籌的作用

《WTO經濟導刊》:我們瞭解到,現在很多企業已經設有專門負責企業社會責任的專員,我們把他們稱作CRO,即首席責任官或企業社會責任經理人。作為拜耳(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您主要負責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工作。從您的角度,怎樣看待CRO這個角色?

華威濂:首先,我很高興你們能對專門負責企業社會責任的職位給予關注。雖然現在一些企業並沒有設立專門的CRO職位,甚至還在討論該不該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但是我相信,CRO的設立會成為一種趨勢。

《WTO經濟導刊》:那麼您是怎樣成為一名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專門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呢?

華威濂:其實我以前是學MBA的,那時候在MBA的課程裏,根本沒有CSR這個概念。從九幾年開始,美國、英國、瑞典以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就開始有了CSR的研究,我當時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企業在贏利的同時,一定要對身邊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的發展有個考慮,這無論對於社會還是對於企業自身來說都是十分有益,且意義深遠的。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對CSR有所關注。

前些年,我在拜耳的工作是負責傳媒,有點類似於公共關係的工作,但其中有很多工作也和CSR有關。現在,我的工作重心主要就是CSR領域的事情,包括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的制定、推行,與其他各部門進行協調與溝通,在外尋求專案合作夥伴,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接洽等等。

我是第一個在拜耳中國區專門從事企業社會責任的人,CSR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我現在仍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愛因斯坦說過:“我們不能運用以前創造出來的想法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懂得創新。

美國有名的管理學專家德魯克也說過:“你不能預測未來,但是你能創造未來。”所以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對未來產生影響。CSR也是如此,我們今天對環境、教育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我們不能只考慮自己,而要考慮到未來。

《WTO經濟導刊》:現在有很多企業並沒有設立專門的CSR部門,而是把CSR的職能放在了其他的部門,比如公共事務部門、媒體宣傳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等等。與成立專門的CSR部門相比,您認為哪種模式更具有優勢呢?

華威濂:的確,現在很多企業並沒有專門獨立的CSR職位或者部門,而是由其他部門代為管理CSR的事務。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特點,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採取適合自己的模式。但是,依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為擁有獨立的CRO和CSR部門是有優勢的。比如,一個企業的市場部門掌管CSR的事物,那麼難免會將CSR的履行更偏向於市場需求。而企業社會責任應該代表著企業整體的理念,這時候,獨立的CRO或者CSR部門就能起到統籌的作用,跟各個部門進行協調,讓他們知道履行CSR對於他們的工作會有哪些好處,根據每個部門不同的特點為他們制定適合的CSR專案並給出專業的建議,而這些項目又都是符合整個企業的核心價值和利益的。企業應當從長遠計畫,從大局來考慮社會責任的履行。

CSR專案應與企業經營相聯繫

《WTO經濟導刊》:剛才您提到,您工作的一項內容就是要為拜耳制定CSR項目。您通常以怎樣的標準來選擇項目?拜耳實行的CSR專案是否一定要與拜耳經營的領域相聯繫?

華威濂:通常我們關注的專案領域都是和醫療、衛生、教育、貧困有關。我們會關注那些中國社會急需幫助的領域,將這些領域的議題與拜耳的專業結合起來。比如在公共健康方面,2004年拜耳和清華大學啟動“清華-拜耳公共健康與愛滋病媒體研究室”計畫,希望能在中國公共衛生系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個計畫邀請和培訓了一些媒體從業人員,發展了一批帶頭人和專家,致力於報導中國的愛滋病防治,從而為防治愛滋病、促進中國公共衛生事業提供了專業且消息來源廣泛的媒體能力。

你也許會有疑問,拜耳並沒有生產與愛滋病有關的藥物,這個項目和拜耳有什麼聯繫?愛滋病屬於公共衛生這個大環境,從大環境來看當然有所聯繫,我更喜歡從大環境看待事物之間的聯繫。愛滋病只是我們關注的第一個方面,以後我們還會陸續關注其他問題,比如癌症、吸煙、糖尿病等很多領域。

另外,我們也會和政府、非政府以及各種慈善機構保持良好的聯繫,和它們開展廣泛的合作,他們能夠提供前沿而務實的資訊,告訴我們最需要幫助的群體是哪些,最需要關注的議題有哪些。其實,中國從很早開始就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傳統,只是那會兒沒有CSR這個提法。中國的政府是很關注民生的,但是政府有時沒有辦法做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企業、社會機構給予支持,大家都應當關注身邊,看看有什麼問題是可以出力解決的。

所以,CSR要跟業務相聯繫,要與社會問題相聯繫,和中國的國情相聯繫。很多人做公益就是把錢花出去,但是錢花出去的地方不一定是最迫切需要的。而CSR應當是企業長遠的計畫,是可持續下去的戰略。

《WTO經濟導刊》:我們雜誌社一直提倡“責任競爭力”這個理念,即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實現企業的盈利和自身的發展。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將CSR項目和企業自身經營領域相結合是否就顯得尤為重要?

華威濂:的確是這樣,企業在履行CSR的同時,可以將企業自身的發展與社會問題相結合。比如拜耳為中國農民提供的小額貸款項目,我們為貧困的農民提供小額的貸款,幫助他們解決生產所需的資金,以及子女教育的費用等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提供代款呢?農民問題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發展的特別好,但是城市和農村發展還存在著差距。中國有很多農民,有些還相當貧困,他們是中國的弱勢群體,但是他們也需要發展,只要給他們提供發展的機會,他們就能渡過難關。

而對於拜耳來說,農民是拜耳很重要的客戶,我們幫助他們實現了發展,也就為自己的客戶提升了消費能力,培養了潛在的客戶群。從這個角度來看,小額貸款的項目能夠在做好事的同時為拜耳創造利益,從而實現了雙贏。

所以我說,CSR的項目是一個長遠的計畫,也要考慮對我們的業務有所幫助,不是隨便做的,而且一旦做,就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另外我發現,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找工作已經不單單考慮你這個公司能給我多少錢,他們會更多地考慮企業文化和企業品德,考慮這個企業的所作所為是否能代表他個人的想法。我看過一個報導,說現代人最多的有60%的時間在工作。這麼長的時間用在工作上,當然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所以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富豪把賺到的錢拿出來做NGO,做慈善。

CSR專案的制定需要親自考查與參與

《WTO經濟導刊》:您剛才提到說,CSR應當是一個長期的計畫,有關CSR的項目應當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我認為拜耳對四川地震災區提供的援助特別能體現這一理念。您在去年10月份為我們雜誌寫的專欄中也提到,對地震災區的援助應該特別注意災後重建,應該持續地、長久地給予幫助。我知道,拜耳近期還在公司內部推出了招募志願者去災區服務的計畫,拜耳公司為什麼會想到要進行這樣的計畫?現在這個計畫的實施情況是怎樣的?

華威濂:四川地震發生以後,很多企業都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向地震災區捐助物資和捐款。當時,所有媒體都大篇幅地報導抗震救災的情況,整個中國都行動起來,那種場面很偉大,很令人感動。在迅速反應後,我們還要考慮到災區的重建工作仍然需要社會的持續幫助,那裏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所以在去年的11月,我們推出了 “拜耳博愛計畫”的第三階段——“員工志願者計畫”,將拜耳的人力資源投入其中,希望能夠為災區重建做出力所能及的長期支援。該計畫將在四川省江油市開展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專案,其中涵蓋英語培訓、綠化、環保、公共衛生、社區探訪等活動。目前,拜耳的員工報名十分踴躍,先後已經有86名員工赴江油開展志願者服務。

《WTO經濟導刊》:為什麼要讓拜耳的員工親自參與,而不是對外公開招聘專門的志願者呢?

華威濂:CSR是需要企業的每一個人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需要切切實實地做一些事情,而不是置身事外地站在旁邊看公司如何去做,所以拜耳的CSR專案都會要求員工們參與進來。

同樣,我在制定一個CSR專案時,也會親自參與其中,親自考核專案的可實施性,然後制定出詳細的計畫。為了制定詳細的“員工志願者”計畫,我曾前往江油,和專案合作夥伴——江油團市委的工作人員一起從早到晚地工作,和他們同吃同住。我每天都高高興興地上班,觀察他們都做些什麼,考慮還有哪些工作是拜耳的員工可以承擔的。同時也關注其他企業是如何做的。就這樣,我邊工作邊學習,然後為拜耳制定出詳細的計畫。

在那裏的日子感觸特別深,因為是9月,很多大學生志願者都返校離開了,那裏的災民都很不願意讓他們離開。看見我還留在那裏,就特別高興地說:“他們都走了,就您還在。”其實,那個時候我也馬上就要離開了。你可以看到,當地的災民不管你能在那裏呆多久,只要你去了,他們就會特別高興。

《WTO經濟導刊》:現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企業都縮減了CSR財政預算。您認為金融危機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造成了什麼影響呢?拜耳是如何的?

華威濂:影響是一定會有的,特別是在慈善捐助的投入上應該會有所縮減。但是金融危機對於每個企業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對於拜耳而言,有些四五年的長期計畫是要繼續做的。CSR是個長遠的計畫,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就完全停止。但是創造新的CSR專案的速度可能會慢一點,這要根據以後的經濟情況而定。我的想法是,有“危”就有“機”,不要害怕。

善盡企業“公民”責任 康師傅積極開展水公益

善盡企業“公民”責任 康師傅積極開展水公益

來源:2009年2月27日 中國臺灣網 北京消息

在《中國食品報》近日舉辦的“瓶裝飲用水健康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為焦點之一,台企康師傅同可口可樂、娃哈哈等知名企業有著共鳴:作為水生產企業,要善盡“公民”責任,積極開展節約用水、治理污染等社會公益事業。

“國內消費者對社會公益不僅不冷漠,而且非常重視。”康師傅控股集團總裁室副總經理錢為家,在研討會上分享了一些水公益開展經驗。

據介紹,康師傅于2007年做過消費調查:在品質、價格差異不大的情況下,63%的消費者願意支持和信賴有責任感、具有公益心的企業和品牌,其中55%更願意付出公益溢價,支持企業開展社會公益事業。

錢為家說,正是為回應民眾對公益事業的關切,鼓勵大眾為中國水資源現狀找出創新、多元並可行的解決方案,宣導社會各界從更多視角關注水資源議題,康師傅積極善盡“公民”責任,於2008年10月23日正式啟動了“水創意公益提案競賽”活動,面向公益組織、高校學子、企業,以及關心環保的各界人士徵集提案。

“此次競賽為期5個月,專門組織專家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四地的高校巡講。”錢為家介紹,作為發起機構,康師傅撥款200萬人民幣作為活動經費,並拿出其中50萬元作為獎金,鼓勵優秀作品,各類獎項將在今年3月決出。活動開展以來,共募集創意1200多萬條,包括生態技術類、理念推廣類等,“我們未來會針對出色和可行的創意予以贊助,促其落實和持續發展”。

錢為家在研討會上表示,追求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應該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價值與感動,以康師傅的企業定位,不光做好的產品,新的產品,要更多協助消費者解決他們關切的社會議題,這也是康師傅提出水創意競賽公益活動的淵源。“另一個目的,也是希望帶動學生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激發更多的青年學子青春有夢,勇敢去追”。

中國潤靈公益事業諮詢展開CSR報告評價

CSR報告評價一月盤點:國家電網執牛耳,黃山永新墊底

從2009年1月1日開始,RLCCW將以CSR專業諮詢和研究機構的身份應用自主開發的MCT-CSR報告評估體系,對所有在華發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行及時有效的評估和回饋,該專案計畫在未來數年內建成中國企業CSR報告的長效評價機制,通過專業機構對於CSR報告的及時回饋和評價促進中國企業CSR報告水準的提升,增強中國企業的責任競爭力。

RLCCW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報評價項目採用月度總結制,對每月發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行統計和評價,並進行月度總結及對外即時披露。目前,RLCCW對一月份所有在華發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進行了評價打分,並對外發佈了相應評價報告。

包括:阿裏巴巴、滙豐中國、中核集團、攜程旅行網、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其中,得分最高者與得分最低者相差近60分,分別是國家電網與黃山永新;其餘四家得分在36-45分之間。

RLCCW認為,社會責任報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一月在華發佈的社會責任報告評價結果客觀地反映出當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步伐不一,同時,根據對發佈報告的深入評價分析,RLCCW認為,這些企業在建設社會責任的道路上,各自在不同方面都有一定提升空間。

2009年1月發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得分排行如下(共6家):

國家電網 80.08分
《國家電網公司2008社會責任報告》的發佈,標誌著國家電網公司成為第一個連續四年發佈社會責任報告的中國企業。在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積極投入和深入研究實踐的雙重拉動下,國家電網2008年CSR報告呈現出了高於國內其他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水準。報告編制專業規範,報告框架達到了國際水準,報告內容全面翔實,具有標杆水準。經過RLCCW的MCT-CSR評價體系評價獲得了目前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最高分:80.08分。國家電網的CSR報告距離滿分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制度層面部分關鍵制度的缺失。二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時間節點和達成路徑不明確。三是二級甚至三級分公司的CSR管理機制和履責績效披露不詳,這直接影響到國家電網總部的履責績效以及報告品質。

阿里巴巴 44.22分
阿里巴巴集團作為2009年伊始第一個發佈0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其報告《勇擔責任 惠濟天下—阿里巴巴集團200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在滿分為100分的MCT-CSR報告專業評價體系下得到44.22分,阿里巴巴此次CSR報告在CSR管理制度和方針的披露上出現了缺失,而CSR管理制度作為銜接企業CSR戰略與CSR績效的主要保障對於企業的CSR整體實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報告在績效陳述上的弱邏輯性、缺乏必要的第三方和利益相關者證言以及缺乏必要的多語言版本等因素也影響了本次阿里巴巴集團CSR報告的最終“成績”。

滙豐中國 40.05分
《滙豐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08》是外資法人銀行在中國發佈的首份CSR報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作為滙豐中國第一份報告,這份報告的編制凸顯出了由於經驗不足造成的技術不成熟的問題。一方面,報告中對於股東和政府模組的明顯缺失,將對以後實際運營中企業CSR的實施和規劃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報告缺乏必要的報告政策和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過程,這對滙豐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可持續性將造成障礙。

中核集團 39.03分
中核集團的CSR報告得到39.03分,報告概括性披露了中核集團從1999年到2008年這10年間承擔社會責任的歷程,基本闡述了中核集團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方面。報告內容上十分充實,但作為一份社會責任報告,裏面真正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內容卻有限。首先,這是一個與環境密切相關的行業,但報告中關於環境責任所占篇幅卻不多,更沒有披露公眾可能最為關心的績效,比如:有害垃圾的處理等。第二,缺乏供應鏈責任,而供應鏈責任是該行業重要的利益相關者。第三,關鍵的關於社會責任戰略和管理方針的披露無處尋蹤。這令人對中核集團可持續的建設社會責任的能力產生質疑。

攜程旅行網 36.52分
攜程旅行網的報告得到36.52分,作為首次編制及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攜程旅行網的這份報告報告有重點的呈現了攜程旅行網在過去一年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情況,達到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一般水準。但由於經驗缺乏,攜程旅行網的這份報告亮點與缺憾都十分突出。亮點是:對於履行供應鏈責任的闡述;關於合規經營與舉報制度的披露;對於員工責任的詳盡披露。而主要缺憾集中在對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披露的缺失;對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方針披露的缺失;外部評價和審計的缺失;資料與比較資料的缺乏以及報告基本承諾的缺失等。儘管攜程旅行網已經具備了履行和披露企業社會責任的願景,但同時必須清楚的看到,與其他互聯網企業一樣,其報告的編制水準亟待提高。

黃山永新 21.96分
黃山永新的報告得到21.96分,得分偏低,從嚴格意義上並不能成為一份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作為中小企業,公開發佈CSR報告應注意學習先進和不斷改進。報告企業明顯缺乏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報告內容缺乏利益相關方意志體現,僅是企業一家之言;整體上不具備讓外界瞭解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情況的意義。中小企業也應以普遍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標準要求自己,讓報告從形式到內容真正做到嚴格規範,積極主動地向外界呈現自身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真實情況,從而,發佈報告才具有實際意義。

2009年2月發佈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得分排行如下(共10家):

中國移動77.99分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0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中國移動連續第三年發佈的CSR報告。體現了中國移動在社會責任領域保持了持續的關注和長期投入。報告完整地覆蓋了社會責任相關內容,並承繼其2007年的CSR報告,對中國移動的社會責任五大工程進行了詳盡的披露。但由於報告存在一些明顯的缺憾,造成了部分失分。其一:報告中對企業的內部責任、中部責任、外部責任披露的比例失衡,過於重視外部社會責任的披露,對於員工責任、上市公司股東責任等模組著墨不足;其二:報告雖披露了其2008年至2010年的社會責任三年戰略規劃,卻沒有披露當年的CSR戰略實施規劃和達成路徑;其三:負面資訊披露不足;其四:所披露的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的抽樣機制不明。

五糧液36.25分
五糧液2008社會責任報告較為完整地披露了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的責任管理和績效。報告在整體上有一定戰略傾向性,重點闡述了其供應鏈責任部分。在同類上市企業發佈的社會責任報告中處於中上游水準。但該報告未披露除供應鏈責任外的其他責任管理機制,同時也存在多數首次發佈報告企業的常見問題:實質績效資訊過少,缺少利益相關方證言,缺少第三方審驗。五糧液希望成為“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員工富、公司強、社會貢獻大的世界知名公司”,則需制定長期社會責任戰略規劃,並在社會責任報告中進行目標比對與計畫披露,以實現良性迴圈。

龍淨環保32.87分
龍淨環保作為一家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其經營業務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其社會責任報告較為充分的披露了:龍淨環保通過技術創新,生產優質環保產品,從而創造更多環境和生態效益。反映出龍淨環保結合企業核心優勢,將環境責任作為其戰略重點,從而科學有效地承擔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但其報告依舊存在上市公司首次發佈報告的硬傷: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制度和方針不明,績效資訊披露過少,報告結構形式不規範。同時,報告無利益相關方證言和第三方審驗,使得龍淨環保的履責陷入低置信區間。

雲鋁股份30.60分
《始終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 努力構建責任型和諧企業——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社會責任報告》較目前中型上市公司發佈的同類報告亮點較為突出。雲鋁股份在發佈其2008社會責任報告的同時也對外披露了其社會責任制度,體現出雲鋁股份建設和完善自身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決心和初步行動。但雲鋁股份的社會責任報告依舊存在呈現形式過於單一(僅有文字資料)、結構較為鬆散、實質資訊披露的量化程度不足、缺乏第三方證言和獨立審計等問題,規範化是其CSR報告編制的改進方向。

煤氣化29.15分
較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已發佈的同類報告而言,煤氣化2008社會責任報告有突出的亮點,責任績效的披露初步具有戰略傾向性:即重視以安全生產為主的員工責任及以品質管控為主的消費者責任。但其報告與深交所上市企業目前應規發佈的報告並無本質差異,同樣存在結構簡單,表述形式單一,績效描述空泛,可參考信息量不足,第三方證言和審計資訊缺乏等問題。

中銀絨業23.79分
中銀絨業的社會責任報告針對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進行了條例性說明和披露。雖分別對股東和債權人權益保護、職工權益保護、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和公共關係和社會公益事業五部分內容進行細化說明,但缺少實質履責資訊,特別是資料資訊,陳述內容無法充分體現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實際績效。

天藥股份23.75分
天藥股份的2008年社會責任報告對其員工責任部分進行了較為深入具體的披露,而對更為關鍵的消費者責任和環境責任的披露較為概括,缺少實質資訊。同時,該報告缺失了企業參與社會公益、履行社會公益責任績效的披露,所覆蓋利益相關方不完整。天藥股份作為一家制藥企業,其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直接關乎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同時,制藥屬於高污染行業,其生產活動存在不容忽視的環境風險。因而,天藥股份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披露責任績效,特別是消費者責任和環境責任,對天藥股份的可持續發展而言是非常關鍵的。消費者責任和環境責任管理體系的提升是天藥股份企業社會責任體系改進的方向。

銀基發展23.30分
銀基發展的首份CSR報告雖明確了企業的利益相關方,並對其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進行了披露。但報告未能較好地實現作為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制度和績效披露載體的功能,一方面,報告結構的系統性不足,造成戰略和績效披露簡單、零散;報告形式單一,全篇只有文字資料,並無其他材料佐證;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度較低,缺乏必要的絕對數值和比較數值,無法清晰地作為評價企業履責的依據;另一方面,報告中對利益相關方的責任闡述深入性不足,造成報告內容僅停留於表面資訊,無法實現其與利益相關方良好溝通的功能。

塔牌集團22.05分
塔牌集團作為一家被列入國家重點支援發展的跨地區、跨行業、關聯多元化發展的上市公司,其經營活動涉及利益相關方範圍大、數量多、構成複雜。但其社會責任報告結構簡單,內容單一,既未就企業活動與經濟、環境、社會的正面或反面關係進行說明,也未對利益相關方作出細化分解,更加沒有對企業內部、中部、外部社會責任進行明晰的梳理。

三友化工21.34分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得分明顯偏低。雖然三友化工在報告開篇表示公司將以此為起點,積極穩健的履行各項社會責任,但三友化工的2008年社會責任報告卻處在同類報告的“窪地”水準。報告內容單一,僅針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的《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報告編制指引》中的條例進行了對應式的報告。報告形式不規範,僅三頁篇幅且被作為企業年報的附件形式發佈,基本無法使利益相關方通過該報告瞭解三友化工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企業也很難達到通過該報告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目的。

背景資料:關於中國潤靈與MCT-CSR評價

評價方法綜述

專案團隊應用RLCCW自主開發並投入使用的MCT-CSR三級評價體系進行評價。MCT-CSR報告評價體系是潤靈公益事業諮詢應用數年CSR諮詢專業經驗和國內領先的報告評估能力自主研發並投入使用的CSR報告三級評價體系。

體系從Macro-整體性、Content-內容性、Technology-技術性三個零級指標出發,分別設立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對報告進行全面評價,設置了包括"戰略有效性"、"內容平衡性"、"績效陳述"、"外部審計"等13個一級指標,44個二級指標。

MCT-CSR體系評分採用結構化專家打分法,滿分為100分,其中整體性評價M值權重為40%,滿為40分;內容性評價C值權重為40%,滿分為40分;技術性評價T值權重為20%,滿分為20分。

關於MCT-CSR報告評價體系

MCT-CSR報告評價體系是潤靈公益事業諮詢應用數年CSR諮詢專業經驗和國內領先的報告評估能力自主研發並投入使用的CSR報告三級評價體系。體系從Macro-整體性、Content-內容性、Technology-技術性三個零級指標出發,分別設立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對報告進行全面評價,設置了包括"戰略有效性"、"內容平衡性"、"績效陳述"、"外部審計"等13個一級指標,44個二級指標。

MCT-CSR體系評分採用結構化專家打分法,滿分為100分,其中整體性評價M值權重為40%,滿為40分;內容性評價C值權重為40%,滿分為40分;技術性評價T值權重為20%,滿分為20分。

MCT-CSR報告評價體系的優勢:

  • 以報告企業自身的戰略傾向性為指標,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行業因素對報告評估的影響,使不同行業間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具備可比性。
  • 重視報告應用國際標準(如GRI3.0等)與自我創新的均衡性,使報告評估既重視國際標準的影響,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企業的特色,肯定了創新在CSR報告中的巨大作用,推進了報告編制的不斷發展。
  • 提倡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提高負面資訊及應對措施的披露程度,在世界範圍內的CSR報告評估領域首先指出負面資訊披露的重要性。
  • 宣導結構化的專家打分法,在既有清晰的標準下採用足夠數量的專家打分的模式降低評價的偏差水準,樹立企業CSR報告評價的權威性。
關於中國企業CSR報告評價項目

潤靈公益事業諮詢發起的中國企業CSR報告評價項目旨在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的長效評價機制,從2009年1月1日起,潤靈公益事業諮詢將應用自主開發的MCT-CSR報告評估體系對所有在華發佈的企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進行評價,並主導建立專業資料庫、定時向社會公眾發佈、進行專項研究、評選年度十強。

潤靈公益事業諮詢CSR諮詢中心作為企業社會責任諮詢的領先者希望通過專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價體系對企業的CSR 報告形成回饋及改進機制,促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中國的長足發展,提高報告水準,同時形成中國特色。

關於潤靈公益事業諮詢(RLCCW)

潤靈公益事業諮詢,(Running & Loving Consulting for Common Welfare, RLCCW),是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的社會企業,致力於成為產業內權威的諮詢機構。RLCCW的最終目標是緊密連接社會的第二部門(企業等經濟實體)和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促進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產業在世界範圍內的快速發展。

RLCCW的工作從企業社會責任(CSR)諮詢和非營利組織(NPO)專案諮詢兩個模組入手,秉承對客戶負責、對高需求人群負責、對產業整體改善負責的原則,最終達到既定的目標。

RLCCW在企業社會責任諮詢、非營利組織專案諮詢等領域獲取和積累了大量經驗,與企業及非營利組織一同成長,加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益產業的成型和發展。

公益創業者張浩而:和募捐不同的公益方式

來源:2009年2月12日《東方企業家》雜誌

張浩而反思過公益事業的傳統籌款問題:募捐者的一時感動不能帶來穩定的公益事業,受捐助者也難擺脫被憐憫的心理陰影。

張浩而在紙上畫了一道淺淺的弧線,告訴我:“如果總停留在執行層做事,曲線就是這樣,用50分和60分的力沒有太大差別。跳出這個圈子,就可以描繪無數個這樣的曲線。”眼前這個23歲的姑娘,今年夏天剛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與她身邊眾多躋身世界500強企業和各大投資銀行的同學們不同,她一畢業就當上了老闆—不過她經營的不是公司企業,而是一家名叫“潤靈”的公益事業諮詢機構。

4年前報考北大光華並不是張浩而的本意,她還記得父母執意要她報考的理由:在這裏可以學到賺錢的本領,獲得一份能讓生活寬鬆富裕的工作。她在光華的第一年也確實是抱著這個想法過的:一邊勤奮學習一邊尋找實習和結交能人的機會。轉變始於2004年暑假的一次社會實踐之行,“公益創業”的念頭在她的腦子裏生了根發了芽。

小男孩的問題時間退回到2004年夏天,張浩而剛剛結束了大學一年級的學習,和同學一行六人遠赴貴州畢節作“少數民族文化遺留和保存”的課題研究。在山明水潤的苗寨,這些學生受到了當地政府熱情的款待。“我們在鎮上住最好的賓館,在農家住最好的院子。飯桌上喝的是茅臺酒。”臨別前,她在寨子裏的小賣部買了火腿腸和麵包發給寨子裏的孩子們吃。驅車離開的時候,一個小男孩跟在後面追著車子奔跑,只為了問一個讓張浩而在之後30個小時的返京車程中一直不能平靜的問題:“姐姐,我是不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吃火腿腸的人?”

“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在一些人看來如此珍貴和驚喜。”再想到當地官員招待北大學生的豪放鋪張,心中湧起巨大的擔憂。問問題的小男孩不會料到,那個送他火腿腸的大姐姐就此開始了3年幫助農村貧困學生的公益創業。暑假結束,新學期開始,她在北大發起了“潤靈愛心計畫”,並擔任理事長。

公益與高尚無關在發起潤靈之前,張浩而反思過公益事業的傳統籌款問題:募捐者的一時感動不能帶來穩定的公益事業,受捐助者也難擺脫被憐憫的心理陰影。張浩而就確立了“不募捐”的公益方式,但對於潤靈的長遠發展方向還是心存苦惱。她從朋友那裏得到《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與新思想的威力》一書,從書中接觸到“社會企業家(social entrepreneur)和公益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概念。”社會企業家“這一稱呼解除了一個世紀以來從事這項事業的人們對自己定位的尷尬,作者大衛 . 伯恩斯坦走訪世界70多個國家記錄下社會企業家們的足跡,但中國的版圖始終空白。”在一個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事業面前,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卻交了白卷 “,張浩而感到詫異和失落。

“我深深地知道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成為一個如我崇拜的尤納斯一樣的人,就是要自豪地成為一個社會企業家。”《如何改變世界》一書的譯者吳士宏2003年從商場退休,開始做些公益領域的學習研究。退隱3年後首次亮相,她在該書的研討會上發言:“我做公益與高尚無關。”

張浩而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吳士巨集。“Juliet(吳士宏)說她在我身上看到了她年輕時的闖勁。”兩人的深入交流又給了張浩而新的啟迪:“有人會覺得有一腔熱情和愛心就能做NGO,在這些人的印象裏面,他們比普通人更具有道德優越感。吳士宏讓我摒棄了這種想法。不要裝清高。她給我堅定的另一個信念是:儘管是社會企業,錢也是重要的衡量標準。”

愛人也愛己公益實習是“潤靈”發起的第一個愛心項目。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為平臺,為學生聯繫實習單位,參加公益實習的同學與“潤靈”簽約,承諾將一定比例的實習工資捐助給貴州地區的優秀貧困高中生。聯繫實習單位是潤靈工作的重要環節。理事會的成員找到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投行工作的學長們作“內應”,為潤靈提供實習名額,細心的工作人員會把愛心活動製成卡片又寄到這些學長們手中。公益實習專案為貴州貧困學生籌得了十多萬的學費,而且與實習的同學與實習公司保持了良好關係,有些畢業後進入這些公司任職。“現在可以幫愛心計畫找到更多的社會資源了”,她說。

不像公益實習獲得的普遍認同和接納,“Qbuy公益購物網”作為潤靈愛心計畫的另一個子專案曾在北大未名BBS上引起爭議。這是張浩而自己出資2萬元建立的公益購物網站,主要消費群體是高校學生和企業員工。銷售利潤的50%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另50%屬張浩而個人所得,這部分收入加上她在潤靈公益諮詢的工資,她的所得並不低於那些在投行和世界500強企業工作的同學們。

公益事業的部分利潤落入個人腰包,張浩而為此遭遇過很多質疑和爭議。對那些認為她不該從公益購物平臺中取得收益的人,她覺得“這是他們的局限性。如果我拿不到收益,投入這些錢做什麼?如果人們一分錢掙不到,誰願意篳路藍縷地投身這項事業?叢飛那樣的人我會稱他是一個聖人,一個大家,但那樣的公益做不長久。社會企業模式就應當是雙贏。”對於Qbuy帶給她的這部分收益,張浩而拿得理直氣壯,“這是我的投資和勞動應有的報償。”

我有一個夢想在與NGO組織廣泛接觸合作過程中,張浩而對公益事業效率的現狀感到擔憂——申請來的款項缺乏使用效率;後期評估的執行力度明顯不足;平民 NGO沒有專門的管理費用,不得不挪用善款,許多公益組織內部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臨近畢業她先後放棄了國內某知名時尚雜誌和國內頂尖諮詢公司諮詢師兩個職位,全心投入潤靈的經營和優化。用她的話說,這是一項化簡為繁,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時擴大受益人群的工作。商學院畢業的她懂得用經濟學的眼光來看待公益事業:“公益事業需要更高的,無限的效率化。”

張浩而的兩位合夥人張魯遠和王曉靜,分別都拿到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普渡大學的offer, 他倆明年將在美國開展潤靈公益諮詢的海外工作。

潤靈公益諮詢(Running and Loving Consulting for Common Welfare,簡稱RLCCW)最近的一個專案是為一家非政府組織做CSR專案設計和實施指導。該NGO受到使館贊助得到一批英文書籍,原來的設計是把這些書直接捐送出去。潤靈給他們做了一套化簡為繁的設計:首先不直接接收捐助,而是在使館之間招標,選擇捐助量最多的那個;第二步是在高校進行圖書置換,人們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五本青春讀物換取一本來自使館的原文書,這樣圖書總量翻了5倍,而且選擇校園咖啡廳作為置換地,省卻了勞力和場地費用,並在每個環節設置T恤衫和愛心杯義賣;最後不雇用物流公司,而是啟用“多背一公斤”的志願者團隊,通過他們的努力和幫助將這些書不斷輸送到捐助物件手中。

從完全公益性質的潤靈公益實習計畫到稍顯社會企業味道的Qbuy購物網,再到如今的潤靈公益事業諮詢,張浩而的社會企業家之旅走了一條從現實到抽象的軌跡。“我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就是要成立一個公益集團,它的名字還是潤靈。”

新書:《跨國共生》


跨國公司到底能讓我們學到什麼?
——“我有一種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寫下來的衝動”   

《跨國共生》作者 柳永茂      

加入跨國公司以後,我一直面臨一個問題,即如何認識跨國公司。最先使我產生思考的是,有人說“你要成為狼,就要與狼共舞”。之後,我在媒體上看到“我們就是要做中國的狼”、“我們還要把狼窩建到美國去”……我想這何必呢。我贊成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教授的“向跨國公司學習,與跨國公司合作,同跨國公司競爭”的提法。   

自去年以來,在跨國公司對境內企業併購的問題上,不斷有人在媒體上發表評論,認為這會威脅到國家的經濟安全,從而不可避免地又使人聯想起跨國公司的“猙獰面貌”。任何企業都具有壟斷趨勢,既使一個小企業主也會做壟斷夢,這決不是跨國公司所特有的行為。反壟斷是政府應該做的事,市場經濟國家都制定有反壟斷法並執行嚴格。瑞士羅氏公司的總裁在美國被判半年監禁並罰款五億美元便是例證,最近,荷蘭政府又對國內的幾家啤酒生產商的價格壟斷行為做出處罰。政府應該做而沒有做,這是政府的問題。政府正在制定反壟斷法,但尚需時日,這對於一個正在轉型的國家實屬正常。無端地指責企業,尤其是將帽子扣到跨國公司的頭上是毫無道理的。經濟問題就是經濟問題,政治問題就是政治問題,不要將企業行為政治化。   

看到跨國公司這個強大的經濟巨人,我們提出要國有企業做大做強,這是一種良好的願望,但是不管你多麼希望擁有跨國公司,你都不能計畫出一個跨國公司來,我們需要瞭解跨國公司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係,並知道跨國公司的演變過程。   

在我進入跨國公司以後,不斷地與中國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們對跨國公司表現出多種態度。與我同機去海南開會的一位企業負責人很憤怒地對我說:“你擠佔了我們的市場!”我只是一笑說:“客戶選擇誰,那是他們的權利。”但我知道這家企業的產品品質與我們相比,相差甚遠。一些國內企業在競爭中丟失了一些市場,表面上看是跨國公司所為,實則是實行市場經濟使然,只要實行市場經濟就會有這樣的結果,跨國公司在中國既擠佔了一些市場,同時又創造了新的需求和更大的市場空間。一次,我在廣西北海參加中國生化制藥協會的年會,在會議討論的時候,我自報家門說:“我是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的代表。”霎那間熱烈的場面便鴉雀無聲,人們對我充滿了警覺。我立即接著說:“我也曾是瀋陽醫藥管理局的副局長和東北制藥總廠的副廠長。”這才使氣氛慢慢得到緩和。大家對跨國公司感到神秘,因此我講話時大家很注意聽。也有人很羡慕,對我能進入跨國公司工作大加讚賞。當然,由於國家的招商引資的政策,渴望與跨國公司合作的人也不在少數。態度各異,皆出於對跨國公司不夠瞭解。   

一位不知名的經濟學家對跨國公司的進入進行了理論性的分析:“在較少跨國投資的情況下,一國經濟發展可利用的就是本國資源,本國企業就是‘民族企業’,民族企業發展壯大,國內市場不受國外企業的侵蝕,就體現了國家的經濟利益。跨國公司大量出現後,不僅在全球採購、加工與銷售,而且進行全球投資,全球融資。隨著所有權的國際化,跨國公司的國籍特徵日益弱化。儘管在關係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領域,保持國家的獨立性是完全必要的,投資輸出國和輸入國之間也存在利益衝突,但跨國公司進入一國投資,越來越深入地融入東道國的整體經濟之中,成為東道國的‘公民’,對東道國的經濟增長、就業、稅收而言,和‘民族企業’幾乎並無兩樣。這就使國家經濟利益的含義發生了變化。此時,一個日益明顯的基本事實是,一國的國家經濟利益不再僅僅體現為基於本國資本的傳統‘民族企業’,而是體現為有境外企業參與其中,存在於‘本土’的合資和獨資企業。”顯然,認真地、實事求是地、發展地、綜合地去研究和對待跨國公司,與跨國公司和諧相處是十分必要的,這關乎國家的重大經濟政策,並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跨國公司,不能將對跨國公司的認識停留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水準上。跨國公司在當今的社會中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世界上半數以上的應用技術和重大發明為跨國公司所有,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使跨國公司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   

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跨國公司,就在你身邊的正在成長的跨國公司——諾維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於是有了《跨國共生》這本書。諾維信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酶製劑製造商,以生物技術為核心向客戶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她不是世界五百強,但她可以告訴你,她是世界上運行最好的企業之一。這可以從她在道鐘斯工業股票指數中的可持續發展指數的生物醫藥板塊上連續六年獲得世界第一中得到驗證。她堅持商業目標、社會責任與環境責任同等重要的原則,她是現代企業的一個典範。諾維信公司推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告訴我,把一個真實的跨國公司告訴人們也是我的社會責任。

柳永茂   
1969年畢業于北京化工大學,高級工程師。   
1970-1985年任東北制藥總廠副廠長   
1985-1990年任瀋陽醫藥管理局副局長   
1990-1994年任東北制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日合資瀋陽衛材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4-2000年任諾和諾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   
2000年-目前任諾維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   
參與許多地區醫藥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及重要合資合作項目,中外合資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領導、組織與創建工作。   

《跨國共生》簡介

柳永茂先生在這本書裏把他國有大型企業15年的領導生涯,跨國公司15年的管理經驗,以一種“管理劄記”的方式與廣大讀者分享,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親歷中國這個飛速發展時期不同企業的發展足跡以及不同的管理實踐,讓我們看到跨國公司與我們的本土企業是多麼的不同。   
的確,正確客觀地認識跨國公司需要作長期的努力,就像我們認識市場經濟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跨國公司的出現是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市場經濟造就了跨國公司的各個方面。我們期盼中國的跨國公司,但是,跨國公司不是行政規劃出來和疊加起來的,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跨國公司。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跨國公司一定是市場打造出來的。   

正是本著這樣的思考,柳永茂先生在他的這本書中,告訴了大家一個真實的、就在你身邊的、正在成長的跨國公司——諾維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她不是世界五百強,但她可以告訴你,她是世界上運行最好的企業之一。這可以從她在道鐘斯工業股票指數中的可持續發展指數的生物醫藥板塊上連續六年獲得世界第一中得到驗證。她堅持商業目標、社會責任與環境責任同等重要的原則,她是現代企業的一個典範。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看到跨國公司這個強大的經濟巨人,我們則提出要國有企業做大做強,這是一種良好的願望,但是不管你多麼希望擁有跨國公司,你都不能計畫出一個跨國公司來,我們需要瞭解跨國公司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係,並知道跨國公司的演變過程。

諾維信的生物高科技之所在
在編輯的建議下,我決定寫這個自序。在最初,我並沒有打算這樣做,我認為直接對諾維信公司做介紹有商業炒作之嫌,讀者會對此嗤之以鼻,我也不願在一開始就倒了大家的胃口。可是有多少讀者知道諾維信公司是做什麼的呢?即使知道她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酶製劑製造商,又有多少人知道工業酶製劑是什麼?如果讀者不知道什麼是工業酶製劑,自然也就不懂得諾維信,諾維信的故事再精彩也會變得黯然失色。

2000年以前,諾和諾德與諾維信是同一家公司。諾和諾德的產品是胰島素,20世紀60年代有少量諾和諾德生產的胰島素進入了中國,中國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對丹麥的胰島素有了認識。1994年諾和諾德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的糖尿病患者有3千萬,而根據《中國醫藥報》的報導,目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已達6千萬。在2006年,中國胰島素總市場份額已高達23億人民幣,諾和諾德在中國的銷售額是19億,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儘管諾和諾德遵循處方藥的規定,不在媒體上做宣傳,可仍然掩蓋不住諾和諾德的光芒。消費者知道諾和諾德的胰島素,但卻少有人知道諾和諾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酶製劑供應商。這兩類產品的銷售方式不同,胰島素是BtoC(BusinesstoCustomer),直接銷售給最終用戶即患者;而工業酶製劑則是BtoB(BusinesstoBusiness),即企業對企業銷售,消費者並不直接購買工業酶製劑產品。這也是諾維信現在一般不在普通媒體上做產品介紹的原因之一。

酶是一種生物高科技產品,怎樣讓普通的讀者瞭解酶這種高科技產品?我想起了徐遲這位大師是怎樣將科技與文學相結合的,我想起了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數學皇冠上的難題,徐遲讓普通讀者輕鬆地讀懂了。這讓人們激動不已,他們敬仰陳景潤,也敬仰徐遲。我也記起,當徐遲在紐約長島楊振寧博士的家中採訪他時,徐遲的第一個問題是:“您能不能用五分鐘向我介紹一下您的獲獎發現?”楊振寧博士稍加思索,果真用五分鐘向徐遲講述了他諾貝爾獎獲獎的發現。兩位元大師就這樣讓普通讀者瞭解了高科技。我沒有大師們的本事,可我也得過這一關,所以我先向大家道歉,我只能用我的笨辦法了。

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它廣泛存在於生物體中,推動著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反應。我在聽微生物課時,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再好不過地說明了酶的特性。早上我們吃了一個饅頭,到了中午這個饅頭已經完全被消化了。人的體內會分泌出各種各樣的酶將饅頭裏的澱粉水解成葡萄糖,從而轉化為人們活動所需的能量,其他部分也通過酶的轉化而成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如果用化學工程的辦法,這個轉化需要高溫高壓和強酸強鹼等條件,經過極為複雜的過程才能完成,而酶在生物體內的常溫常壓、極其溫和的環境中就能實現這一過程。如果人類能夠用這些神奇的酶去取代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業製劑,使工業過程變得更加清潔、更加符合人類的需要、滿足人類對高品質生活的要求,這將會對人類社會做出極大的貢獻,這便是諾維信一直在做的事情。

諾維信從自然界獲取各種有益的微生物,在培養這些微生物的過程中獲取了微生物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各種酶。在這些過程的所有環節中,在從研發到生產再到應用的全過程中,我們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使諾維信始終保持世界領先地位,這便是諾維信的生物高科技之所在。

我們將酶製劑應用於洗滌劑工業,便出現了加酶洗衣粉和各種加酶洗滌劑,它們使洗滌擺脫了手工過程,並達到了更好的洗滌效果。

我們將酶製劑用於澱粉水解工業,解決了鹽酸在傳統工業中對環境的污染和設備的腐蝕問題,並提高了葡萄糖的品質。

在印染工業中,傳統的高溫堿煮煉工藝被生物煮煉所代替,既節省了能源,也減少了污水對環境的污染,而使用酶製劑是生物煮煉的核心。

在服裝工業特別是牛仔服的加工工業中,酶製劑代替了傳統的沙洗和石洗,從而大大地減少了對環境的危害和對織物纖維的破壞,並使織物的顏色更加鮮豔、手感更加柔軟。

在皮革工業中,使用酶製劑既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也提高了皮革的產量和品質。

在燃料酒精工業中,酶水解獲得酒精發酵的葡萄糖是關鍵性的工藝。我們推動了以玉米為原料的第一代燃料酒精工業的發展,在第二代以生物質(秸稈)為原料的非糧過程中,我們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開發生物可替代能源是諾維信的既定目標。除此之外,工業酶製劑還惠及幾十個行業,如功能食品、飲料、啤酒、油脂加工、乳製品、果品和蔬菜加工、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等等。諾和諾德1992年向中國國家計劃委員會申請工業酶製劑項目立項時,當時的CEO歐裏森(MadsOvlisen)在給國家計委甘子玉副主任的信裏說:“工業酶製劑將會推動中國諸多工業部門的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水準的提高。”此言不假,十幾年後的今天,中國工業酶製劑的市場已是當初的五倍,許多行業已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工業酶製劑與諾維信功不可沒。

酶製劑來自于自然,也消失于自然,酶能自然降解,不對環境造成任何危害。酶製劑造就了清潔的工業,諾維信自身也是清潔的,它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環境友好企業之一。所有這些都是諾維信環境責任的體現。諾維信在中國義不容辭地履行她的社會責任:她支持教育,扶貧濟困,在“非典”和水災面前慷慨解囊;在社區中,她努力成為受尊敬的一員,她與中國共生。諾維信自身也在新陳代謝,她淘汰了青黴素的生產,她從諾和諾德分離出來走向獨立,她增加了微生物製劑和生物聚合物的新的業務領域,使自身不斷壯大,從而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諾維信已連續六年獲得道鐘斯工業股票指數中的可持續發展指數在生物醫藥領域的世界第一。諾維信推動著世界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我一直認為,這也是諾維信的社會責任。

目次

前言
跨國公司到底能讓我們學到什麼—我有一種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寫下來的沖動
第一章
雙方的抉擇—在瀋陽,我與諾和諾德結下了不解之緣--諾和諾德選擇了中國,而我也選擇了諾和諾德
第二章
跨國公司的布局—一個舉世矚目項目的誕生,諾和諾德(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落戶天津開發區,中國進入了人(基因工程)胰島素時代
第三章
戰略性選址—我們離繁華越來越遠,離白菜地越來越近
第四章
安森州KnudAunstrup是位學者型領導—諾和諾德(中國)的奠基人安森州(KnudAunstrup),我們都叫他“老先生”
第五章
跨國公司的品牌—我們的品牌,我們的家
第六章 跨國公司的中國制造—跨國公司的高技術加上中國工廠的低成本,就等于面向全球的中國制造
第七章
跨國公司的研發與知識產權—我們在中國建立了最早的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第八章
跨國公司的工會主席—我當上了工會主席
第九章
跨國公司與主管部門的關系—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之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與中國各級主管部門打交道
第十章
跨國公司與行業協會—這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
第十一章
跨國公司的新戰略—公司的分立與燃料乙醇的一把火
第十二章
跨國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諾維信通過公司責任所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最值得大書的一筆
第十三章 跨國公司的管理體制和我的角色—隨著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調整內部權力結構只是時間問題,有些公司已經這麼做了
讓管理用實踐說話

What is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

蒐集台灣暨中國NPO與CSR最新資訊

Files of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