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企業捐贈存在四種不理性行為

企業捐贈存在四種不理性行為

隨著慈善事業的迅速發展,多數企業捐贈的種種不理性行為也逐漸凸現。超出承受能力捐款,殺雞取卵;糊塗捐款,不重視捐款的使用方向,沒有捐贈協議;存在盲目從眾心理,導致諾而不捐等事件頻發

3月9日,由中華慈善總會、人民政協報社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企業社會責任高層論壇在京召開。

經過汶川地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洗禮,中國企業家群體的慈善公益意識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創造財富是一種責任,使用和傳承財富也是一種責任”的積極價值觀被全面認可,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已經從單純追尋經濟價值發展到履行社會責任、參與慈善事業的企業公民。

與此同時,積極支持慈善慈善事業、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企業品牌增值、長期繁榮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企業與慈善之間雙贏的局面已經開始形成。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如何把慈善納入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乃至建立戰略性慈善機制?如何制定科學的公益事業發展計畫,如何實現企業參與慈善公益能長期化、系統化、可持續化已成為成為社會公益界、企業界共同關心的話題。中國企業家做慈善面臨著困惑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數億人民的慈善之舉讓中國慈善事業進入新的時代。有人說,中國慈善事業的春天已經到來。蓬勃發展的慈善組織、公民日益增強的慈善意識等都為慈善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07年,我國公眾和企業的慈善捐贈(款物)總額達到300億元,2008年,社會捐贈總量達到1000億元,而據目前的統計結果,2009年的社會捐贈量超過300億元。

在中國,一直存在這樣的觀點,認為,只要是國民經濟發展了,慈善事業也會隨之發展。“我一再講不是這個問題,經濟跟慈善文化不是成正比的,主要不是經濟問題,當然有經濟的問題。主要是文化問題。”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秘書長袁正光表示。

從經濟學的角度,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實際上是取決於三大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和消費結構。目前,美國是一個以知識產業為中心的國家,這個比重已經占GDP75%,說明美國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這75%的服務行業當中,其中公益事業占了他GDP的7%,這才是一個國家先進的關鍵資料。

2007年,在美國,基金會有7500家,個人捐款達到了3071億美元,人均1000美元,占GDP的2.2%,而這一年國內基金會有900多家,其中有關慈善的基金會不到100家,公眾捐款307.6億人民幣,占GDP0.0012%,大約萬分之一,NPO提供的就業崗位只有0.3%,“萬分之一跟美國的7%比較起來,我們0.3%跟美國10%比較起來,我們慈善文化的的確確還有待發展。”

“中國的慈善事業起步比較晚,儘管形勢好,發展快,但是我們慈善方面的政策法規還不夠健全,我們的經濟制度還不夠完善,我們有一些公益的公信度還不夠高,尤其是社會全民的慈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中華慈善總會副會長鄧銅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做慈善的時候面臨著一些困惑,面臨著一些困難。

但他也強調,“我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善款和善物來幫助弱勢群體渡過困難,但是我們也並不認為企業家捐的越多越好,對他們不能採取殺雞取卵的做法。慈善事業是一種快樂事業,他們的捐贈應該讓他們力所能及,讓他們捐得愉快,而不是讓他們捐得非常心痛,這是我們要有的共識。”

缺乏企業慈善指標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的壯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捐款來支持公益事業,來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這一方面能夠樹立企業的形象,另一方面企業的捐款也是公益事業資金的最大的來源和動力,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企業捐贈的意義非常重大。但與此同時,多數企業捐贈的種種不理性行為也逐漸凸現。

南都基金會副秘書長劉洲鴻總結了四條企業捐贈的種種不理性行為:第一,捐贈不是自願的行為,很多企業家被動的接受攤派。第二,企業本身經營還沒有做好,超出了自己承受的能力來捐款,殺雞取卵。第三,有很多企業一擲千金,糊塗捐款,不重視捐款的使用方向,也沒有捐贈協議,也不重視自己對捐款的監督權利。第四,存在盲目從眾心理,比如在公眾募捐場合跟著舉牌,最後導致出現諾爾不捐現象。

此外,還有很多企業捐款不懂得免稅政策,放棄應有的權利。在捐贈活動中,還會發現一些企業捐款重視硬體,不重視軟體,願意捐學校、醫院,但是不願意捐軟性的社會服務。甚至很多企業捐款願意捐物,不願意捐人,“公益事業需要有人去做,公益人士也需要吃飯,也需要生存,但是很多捐款不願意支付人員費用,這些東西都是不太理性的方面。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極端的,在非重大自然災害的時候給政府捐款,有權錢交易的嫌疑。”

他認為,企業的這些非理性捐款既沒有實現、樹立企業的形象目的,也沒有達到捐助公益的願望。其實公益捐款和做商業一樣,也都需要有好的經營,好的策劃和好的管理。 世華智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嵐昕作為企業代表,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認為做慈善跟做企業一樣,首先要找准定位。“一個企業做什麼,專業於做什麼,不做什麼,都要讓客戶知道。做慈善也一樣,你在參與慈善過程要讓人知道你關注於什麼,是醫療還是教育,在醫療還可以細分,只有這樣才能更專業,更徹底。”

他提出了企業慈善績效考核機制。在“企業做慈善過程當中,每年企業定的第一個目標是營業目標,第二個目標是利潤目標,第三個是增長目標。但是我覺得缺乏一個慈善指標,今年要賺多少錢,這個錢怎麼用,把它作為企業當中的一個既定的指標,考核的指標,推進的指標。”只有這樣才能更持久地從事公益。

企業與慈善是一體化關係

在企業慈善這條道路上,很多企業家已經不認為填寫一張捐款支票就是慈善的全部,因為,聚財和散財同樣需要能力。 有人把企業家的價值觀總結為四句話,追求最大效益,把效益還源于股東,把利益還原于職工,對社會高度負責任。所以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慈善事業合為一起,就創造了人類如此發達的慈善事業和慈善文化。

“我認為企業的慈善行為不應該是短期行為驅動下的做秀,應該是企業內在的慈善文化驅動的一種持續長久的自覺行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因為經濟形勢的好或者壞來改變。”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吳浣苓表示。

福州市慈善總會會長方慶雲認為,企業與慈善是一體化關係。企業要把慈善列入發展規劃。 為了使企業參與慈善效果更加的持久,和捐贈、資金給某一個特定的慈善專案相比,很多專家建議,企業創辦基金會實際上創造了一種長效的慈善機制,避免了其他慈善方式下直接很快消耗的局面。

“首先能夠更好的實現企業的公益理念,如果企業不成立自己的基金會,而是通過其他基金會或者公益組織,因為各個基金會和公益組織優自己的使命和想法,有時候很難契合。如果企業自己成立基金會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實施公益專案或者資助別的公益組織實現自己的理念。”劉洲鴻強調說。

據瞭解,2008年汶川地震,民政部主管的18家非公募基金會一年支出就達到三個多億,為災後重建做出了很大貢獻。國家也認識到非公募基金會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據相關人士透露,最近相關部門正在修訂基金會管理條例,就要降低門檻,讓非公募基金會能夠更方便的註冊、成立。

来源:2010-3-15 公益時報

唐駿稱中國企業做慈善“壓力大”

“中國的企業做慈善承受著很大的壓力!”3月13日,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在江蘇省科技圖書館作了一場關於“中國式慈善”的演講,除了為兩年前陳發樹的捐款再次“正名”外,他還表示,被勉強要求而做的慈善,“不是在做慈善,而是在交租”!

自己曾為捐款發愁  

唐駿透露了他為汶川大地震捐款時的困惑。當時他新任新華都CEO,有媒體稱其身價飆升至10億元。“當時媒體報導最多的就是這個人捐少了,那個人捐少了,最後像我唐駿這樣的人都不敢捐了。你說我捐多少合適?捐多了,我也心疼啊;捐少了,又拿不出手啊!”唐駿笑稱,“最後我發明了‘唐氏捐款法’”。  

原來,唐駿當時參加江蘇段奧運火炬傳遞,當時共有248名火炬手參與傳遞,唐駿在募捐過程中要求第一個“捐款”。唐駿拿出自己的捐款袋,說:“這是我的捐款,都在這個袋子裏了,但是這個袋子是空的,我捐款的金額將是下面247位火炬手捐款金額的總和!”  

唐駿認為,“不捐不行,捐了也不行,這違背了慈善的真正意義。慈善就是獻一份愛心,千萬不要在乎他捐多少,他今天捐少了,明天可以繼續再捐嘛”,“不能把慈善當作一個事件來看,應該把慈善當作是一種習慣,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慈善”。

企業捐款有“壓力”  

唐駿表示,汶川大地震的捐款表明:中國的企業做慈善存在著很多“壓力”!“如果讓在座的每一位離開時每人留下一百元,你心裏是一種什麼壓力?你不是在做慈善,而是在交租啊!慈善是發自內心的東西,而不是你告訴我應該做多少,這根本體現不出自身的價值和我的一份心意。”  

唐駿表示,其實很多中國企業很願意做慈善,但是他們擔心公眾不認可,反被指責炒作。對於兩年前陳發樹成立的83億元的“新華都慈善基金”,唐駿表示,新華都頂著很多壓力,“有人說,你們出什麼風頭啊?我就說,你說我愛做秀,那我就做秀,我沒覺得做秀有什麼不好。我希望這件事影響到周圍的人,改變大家對慈善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來源:2010-3-15 公益時報

沒有留言:

What is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

蒐集台灣暨中國NPO與CSR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