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慈善捐款之難 By段德峰

慈善捐款之難

段德峰,江蘇省盱眙人,歷任海倉慈善基金會總幹事,樂施會(Oxfam)傳播及公眾參與統籌。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學位,持有中國司法從業資格。長期關注公益事業與可持續發展。

先不說那些糟糕的環境與致命的氣候變化問題。基本上,你只要準備好錢,總是可以買到一部自己比較喜歡的手機、電腦或者別的什麼東西。不過,有些事情似乎並不能如你所願,“有錢花不出去”的麻煩許多人相比都遇到過。比如說,你想去菜場買一隻真正的“草雞或者土雞”,你一般都充滿懷疑。

我也聽說很多人(很可能也包括你啦)想要援助災區的某個受災居民的時候,卻發現根本找不到一家可以信任的公益組織來擔此重任,你不得不面臨“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行善這麼難”,你肯定會這樣想。

是的,這確實很糟。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可能每天都不能維持基本的溫飽,那些可愛的孩子可能正因為一點在你看來很少的金錢,而面臨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脅,而你又是那種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的人。你知道你必須把你的捐款交出去,至少得有些行動,否則,你可能會寢食難安並自責不已。

於是你全力以赴的開始研究,希望能夠發現至少一個值得你託付捐款的公益組織。有的時候,你會如願以償。不過我敢肯定,在面對一些大規模的緊急情況,比如說地震或者洪水這樣巨災的時候,你很快就會發現,把“錢交給愚蠢的人是多麼可怕”(一位企業家在說到某些公益組織效率低下時如是說。我深以為然!),更不用提那些可能貪污你捐款的情況了。

其實,當一場巨災或別的社會問題產生的時候,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產生了一系列龐大的社會需求。正因為需求是如此龐大,所以,你一定要注意,就像商業領域一樣,其實只有那些優秀的組織(公司或NGO)才能夠準確的識別這些千差萬別的需求,並由此啟動符合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的研發。隨後,這些組織將會與產品或服務的付費者(消費者或捐款人)進行溝通,並說服這些付費者拿出恰當的資金,最終,組織(NGO或公司)將會為受益人提供產品和服務。過程就是這樣的了。

我這麼不厭其煩地說明這個過程,僅僅是希望能幫你清晰意識到一個基本的事實——如果公司在市場上發現需求以及產品研發、銷售、售後服務可能會很差勁的話,那麼你一直用崇敬的目光注視的NGO們也同樣有機會在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犯下各種錯誤。

我想說的是,我們每一個捐款人如果希望這個世界更好,如果希望公益組織更有效率更廉潔,那麼,在捐款之前你最好能像選擇一台電視機或者一個汽車一樣,睜大你的眼睛,必須的時候,甚至可以考慮學會做點“功課”。就像你決定花大錢買一件東西之前做的那樣。

當然啦,你買不到有機蔬菜,你還是可能考慮回到鄉下老家,或者在你城市的郊外包一塊地自己種點菜吃吃,不過,你顯然不會想要自己生產一部汽車吧?!我之所以打這個比方,是因為我已經猜到有些讀者,可能已經準備不捐錢給公益組織而是直接奔赴一線去災區服務了(很多人已經這麼做了)。

對於那些選擇自己動手的公眾來說,假如主要不是想體驗一下別樣的生活的話,我想直截了當地說出我的觀點,這樣的做法通常可能是更加不經濟的(想想自己去種菜的事兒吧)。從你準備掏出工資直接捐給災區的學生開始,你其實就開始承擔一連串的成本,比如郵費,以及這個錢可能被小孩的家長挪用到別處(最終可能將無法實現你意欲直接援助“學生”的想法);當然,你如果自己親赴災區的話,最直接的費用肯定是旅費以及其他的風險。總之呢,我多少還是覺得汽車終究是汽車公司來造才好。

事實上,大多數人還是決定,既然不能去災區,捐一點總比什麼都不幹好點(至少“心裏”會好點吧),所以,你可能已經做好自己的捐款會被貪污一部分的準備,總不至於“全部”被全部貪污吧,你這樣安慰自己。對了,就在這個時候,你可能意外地發現勸募廣告中已經明確告訴你,他們將不從你的賑災捐款中提取一分錢的行政費用,於是,你心中怦然一動,就是這家啦,多好啊,一分錢行政成本都不扣除。於是你敲了幾下鍵盤,滑鼠動動,就把半個月辛苦的工資轉了出去。

總之,你就這樣捐了點錢。於是,我就開始不斷的聽到有人向我傾訴,他們曾經試圖與某個公募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索要一點點財務資訊時遭到了多麼惡劣的拒絕。“幸運”的是,得益於過去多年接受某些壟斷商業機構惡劣服務的訓練,大部分捐款人對惡劣服務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

我知道絕大多數人是不會在捐款後的第二年,再去仔細的讀讀這家公益組織的年度財務報告的,也不會再較真他們到底有沒有從自己的捐款中扣除了行政費用。而我沒有聽說,也沒有看到,哪一家當時通過各大門戶網站和媒體籌款的基金會,第二年還能在曾經發佈籌款廣告的門戶和主流媒體上公佈自己詳細的財務報表的(真是太沒有“捐款人之上”的意識了)。

不過,你不看也罷,因為我相信絕大部分聲稱“不動用一分錢做行政費”的公益組織,僅僅是一個噱頭罷了。事實上,他們不可能不用一分錢成本就能把數以億計的資金有效地花出去的,只是使用的成本來自於其他非限定性的捐款罷了。想想那些全世界最偉大的公司都需要成本才能提供服務或產品,你就明白了。

當然,以中國之大總還是有一些不錯的公益組織的,可惜的是,我看到的一些不錯的公益組織基本都是不能公開向公眾籌款的,所以,受制于資源的限制,它們事實上的工作領域與地域上都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而對於普通公眾而言,要詳細地瞭解數目龐大的公益組織確實是太難了(光聽聽這些名字,估計你就開始暈了: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地方性公募基金會、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地方性非公基金會、草根NGO……)。而且,很多優秀的小型公益組織在我看來,更像是商業領域的專賣店(他們僅關注一個小的細分領域),而大多數公眾還是希望能夠面對一家或少數幾家百貨商店式的公益組織,花較少的時間能夠解決自己所有的捐款或公益需求,比如環保、扶貧、救災、教育等等。

有人告訴我,中國經濟走了三十年才有今天。因此,對公益和慈善的發展,我們也應該抱有耐心和信心。這可能是必要的,我想。

摘自:2009年09月22日 《21世紀經濟報導》

沒有留言:

What is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

蒐集台灣暨中國NPO與CSR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