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IT巨人IBM的企業社會責任 打造虛擬故宮 保文化兼找商機

IT巨人IBM的企業社會責任 打造虛擬故宮 保文化兼找商機

2008 / 11 / 07

10月中的北京,依舊洋溢奧運時的熱鬧氣氛,車水馬龍、人聲鼎沸。連一向典雅、幽靜的紫禁城,這一天也湧入上百名的中外媒體記者,將這寧靜皇城的一角擠得水洩不通。

大批媒體的湧入,是為了目睹北京故宮與國際IT巨人IBM的創新合作。在建院83周年的慶典上,雙方一起發表了全球第一個大型文物虛擬世界展示型態──「超越時空的紫禁城(Virtual Forbidden City: Beyond Space & Time)」。

往後全球各地人們上網進入這個虛擬古城,就可將紫禁城的風采一覽無遺。

網路故宮 大門萬里延伸

這幾年台灣企業積極耕耘CSR事務,最常碰到的問題便是如何結合本身專長及業務範疇,讓CSR成為驅動企業成長的引擎?

剛落成的虛擬紫禁城,做了一個不錯的示範。IBM一面協助宣導古文化之美,也替自己找到未來商機的可能性。

過去人們想遊故宮,除了親赴北京,要不就是透過書籍、電視等。但現在,只要進入紫禁城的虛擬世界(網址:www.beyondspaceandtime.org),便可免費體驗皇家生活與宮廷文化。

虛擬紫禁城的操作相當簡單,上網登錄註冊為用戶後,再下載約200MB的檔案,便可依六條遊覽路徑,或跟隨線上導遊參訪,一路上充滿文字提示、圖片訊息及線上地圖,讓遊客知道身處何方,點選各種文物的訊息欄,便可一窺其背後典故。

在虛擬紫禁城內,每個人物、場景都栩栩如生,彷彿置身真的紫禁城內,連遊客也有自己的虛擬化身,還可參與當時的宮廷活動,如射箭、鬥蟋蟀、下棋等。

情境擬真 是導覽是社群平台

除了自己逛,在城裡還能與其他遊客即時互動,而且每次遊歷的心得與過程,還能製作為個人遊記剪貼簿,分享給親友,甚至在系統內建立好友名單,邀他們參觀你最喜歡的景點。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總裁葉天正表示,虛擬紫禁城給予網友極高的自主性,用戶可跟著導遊一站站走,也能直接搜尋和特定主題相關的文物,「如果你是個文化專家,也可在裡面當導遊,讓別人聽你解說。」

不喜歡被打擾的遊客,則可切換為單人模式,自己在城內漫遊、閒逛。三五好友更可約好時間一起登入,來場虛擬紫禁城的旅遊。

從紐約來為虛擬紫禁城揭幕的IBM公眾事業部副總裁寶拉.貝克(Paula Baker)興奮地說,虛擬世界不但提供了一個環境,讓網路上的使用者及社群互相連結、交流,也透過這些過程,讓文化更加地親近社會大眾。

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兼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更形容,「虛擬紫禁城不但打造了一個互動平台,更是傳統故宮一種更深層次地開放。」如同把向來深鎖的紫禁城門,一下子開放到萬里之外。

三年磨合 是責任是新事業

1420 年落成的紫禁城,當初皇室傾全國之力十餘年,才將這塊72公頃的巨大宮殿群完工,並置入難以計數的歷史珍藏。

縱使科技日新月異,但如今想將紫禁城搬上虛擬世界,也耗費了IBM長達三年的時間,並投入逾300萬美元,動員全球上百名技術人員及三大研發中心,才完成這項浩大工程。

過程中,更有意想不到的困難。一開始雙方便就虛擬紫禁城的概念,討論了一年之久。 葉天正強調,「技術和文化結合,講起來只有一句話,但困難的是中間還有很多磨合。」每棟建築的尺寸、空間比例、文物典故的考究等,雙方都須一一討論、校正。對此,IBM請來文化專家、歷史學者及研究單位當顧問,讓虛擬紫禁城的文化意象更加符合史實。

他更指出,「像故宮這種以建築群體為主的超大博物館,更適合虛擬世界的展示型態。」訪客不只能看到文物,更可切身感受這些建築空間的場域氣氛。

這幾年CSR議題不斷發燒,但當台灣企業將焦點集中於公益捐贈、環保維護等領域時,IBM卻投入文化資產的保存工作。 事實上,IBM投入維護文化資產已有十多年歷史,如梵諦岡圖書館、俄羅斯冬宮、埃及國家博物館等,進行中的案子,還有美國的非裔歷史文化博物館及中東回教典籍的翻譯等項目。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周偉焜回想,「以前有很多古文物,是完全不能碰的,」後來透過數據化、3D展示技術轉化後,這些過往束之高閣的文化珍寶,才得以保存、並重現世人眼前。

累積過去經驗後,這次IBM使用全新的虛擬世界技術。而且這套系統大有機會成為公司未來的獲利事業,舉凡博物館、文教機構、甚至企業教育訓練等,都是這種虛擬互動技術的潛在客戶。

數字會說話,開放不到半個月來,虛擬紫禁城已吸引近15萬名註冊用戶。周偉焜總結,「虛擬世界應用範圍絕不只有遊戲而已,更可能帶起網路事業的另一波高潮。」

來源:台灣《遠見雜誌》

沒有留言:

What is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

蒐集台灣暨中國NPO與CSR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