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全球契約”對中國企業是標籤嗎?

“全球契約”對中國企業是標籤嗎?

根據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4月公布的數據﹐2008年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的企業數量比上一年增長了30%。截至去年底﹐中國共有172家企業加入全球契約組織﹐位列全球第六。

而截至目前的最新數字顯示﹐中國已有200余家企業加入全球契約組織﹐短短幾個月﹐又有30余家企業進入了全球契約組織的大家庭。正如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執行長官喬治?科爾所說﹐中國加入全球契約組織的企業數量增幅很大。

現在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民間組織作為全球契約的網絡﹐參與了這個工作。為了適應這樣的發展趨勢﹐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在中國成立了協調各個網絡的秘書處﹐叫“聯合國全球契約網絡中心辦公室”。科爾先生專程來中國出席了網絡中心辦公室成立大會。網絡中心辦公室的成立使全球契約組織在全世界形成合力。

“全球契約”的概念是什麼﹖它對中國企業的意義又在何處呢“全球契約是標簽嗎﹖”

中國企業在進步

“全球契約”概念是1999年初由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倡議的。2000年﹐聯合國“全球契約”活動正式啟動﹐主旨是要求企業以對社會負責任的理念﹑投資和貿易參與全球化﹐特別是以遵循聯合國人權﹑勞工標准﹑環境和反腐敗等10項原則為尺度。中國企業加入全球契約組織重要的是理念﹑思想和行為的進步﹐不是簡單地貼標簽。

成立于2005年的中國企業聯合會全球契約推進辦公室意在為中國企業加入全球契約並正確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全面規範的指導和服務。中國企業聯合會僱主工作部副主任程多生表示﹐GC推進辦公室呼籲更多的中國企業可以把自身的責任意識提升起來﹐分享各自在環保﹑人權﹑勞工標准和反腐敗等方面的工作成果與經驗。

查看中國全球契約組織企業的名單﹐其中不乏一些行業“龍頭”企業﹐如中國電網﹑中海油﹑海爾﹑中鋼﹑中國移動等等﹐同時也有一些沿海地區的中小型企業。根據全球契約組織的規定﹐凡成員企業每年都要提交本企業誠信措施方面的進展報告﹐否則將受到相應處罰。“企業提交進展報告的過程同時也是完善自身的過程﹐這包括改善企業運轉中的環保﹑反腐敗等環節。”聯合國全球契約理事會理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中心辦公室主任陳英表示。

陳英指出﹐從每年的進展報告可以看出﹐許多中國企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我們可以感受到一些企業開始致力于做更多的社會責任方面的工作﹐比如中遠集團每次整理年度報告時都會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來總結各方面工作和統計相關數據﹐這些經驗和心得對企業自身和其所處行業的發展都非常有幫助。”她說。

“全球契約”是合作溝通學習的平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的國際地位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從一味的被動接受‘全球化’到現在可以正面應對來自國際的各種審視﹐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陳英說。她認為﹐“全球契約”所倡導的“社會責任”曾引起全球化初始階段中許多中國企業的困惑﹐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重視對企業文化的塑造﹐並開始研究企業本身與社會的關系。

陳英說﹐作為自願的倡議﹐“全球契約”在約束力上沒有那麼嚴格﹐但重要的是企業自己的承諾。它為成員企業提供了一個多方參與﹑溝通和學習的合作平台。通過這個聯合國的平台﹐企業與政府可以進行直接的對話﹐改變了之前聯合國只與政府對話的單一局面﹐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打破了不同行業“門戶間”的界線。成員企業在同聯合國機構﹑各國政府﹑勞工界以及價值鏈上所有的企業公司建立伙伴關系的過程中﹐可以有機會與政策制定者們交流自己的想法﹐這對各成員企業的領導者來說也是融入“全球化”的一條捷徑。

陳英表示﹐過去中國企業喜歡一開口就介紹自己的生產力﹐比如今年建了多少廠房﹑上了多少項目﹐然而隨著全球化的延伸﹐人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大型國際企業首先談的是政治與社會責任。她說﹕“融合到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平台中﹐可以幫助中國企業更快地成長為國際性企業﹐具有國際性思維和語言﹐建立與其他跨國公司共同探討解決世界難點問題的參與能力。”

領袖企業樹立榜樣是首要

雖然聯合國“全球契約”可以通過把企業文化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來推進企業間的相互合作﹐開拓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但“全球契約”的概念在中國企業間依然處于“萌芽”狀態﹐甚至有一些中小型企業完全不知道“全球契約”的存在。

談到這一點﹐陳英表示﹐“‘全球契約’和企業社會責任對中國企業來說都是新鮮的﹐即便作為契約的推進者﹐我們也依然在摸索著前進。”她認為﹐中國的價值觀和文化精髓都有深厚的歷史根基。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可以有步驟地推進對“全球契約”所倡導的原則的認識與應用﹐並緊密關注國際政策和外交等多方面因素的變化﹐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將會更加完善﹐更接近國際的標准。

“但在目前的階段﹐我們並不要求中小型企業都一股腦加入全球契約組織﹐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作出超出自身能力的承諾。”陳英說。她認為﹐企業遵守自己在社會方面的承諾﹐需要企業第一人真正有認識﹐是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很大的人力和財力﹐需要有計劃﹑步驟和界限。比如要開發一個環保項目﹐就需要成立專門的課題開發小組﹐同時還需要專門的設備和研究人才﹐甚至需要多年的調研。她坦言﹐這些對于大多數小企業來說﹐還有一定難度。對于他們而言﹐最重要的依然是提高自身的生產與經濟實力﹐但要建立責任意識﹐改變經營行為﹐以對社會負責任的行為從事經營。最近地方政府為了鼓勵環境保護﹐促進就業﹐建立了很多支持小企業參加的項目﹐很多小企業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參與到對社會負責任的投資經營項目中。政府的支持是小企業以對社會負責任的姿態參與全球化的重要保証。“我們更鼓勵更多的大型的﹑管理基礎好的企業﹑行業領袖企業積極加入我們。在提升自身形象﹐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他們也可以為中國的企業界帶來更多關于社會責任的認識﹐同時帶動中小企業。”她說。

來源:2009/05/27 經濟參考報

What is NPO WATCH 非.營.利.觀.察

蒐集台灣暨中國NPO與CSR最新資訊